对于古代诗歌,学生在考场上怎样快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内容、情感?
一般从古诗题目、作者、注释、词句等方面进行思考,另外还会将十五题选项内容作为辅助思考。
平时老师们也会强调,让学生综合这些方面去准确把握古诗内容。
假如学生“合情合理”推测的答案跟正确答案不一致,你猜问题出在哪里?是命题人命制选项不够严谨,是老师们总结方法不够准确,还是学生做题运气不佳?
试以一题加以阐释。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①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②一湾纹缬③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释:①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宋孝宗乾道四年,由知潭州调知荆南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傍晚沿湘江入洞庭湖所作。②红蓼,指生长在水边的红色蓼草。③缬:读xié,有花纹的纺织品。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人从湘江抵达洞庭湖,看见远处林立的青峰与辽阔的楚天,共同构成一幅境界开阔的山水画面。
B.旗梢,即旗旓。词中抓住细节,描写船头上纹丝不动的旗梢,呈现了船只停泊时的景象。
C.“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两句,对仗工整,“红”与“白”相对,给人强烈的色彩感。
D.“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作结,耐人寻味,“凉”字既写夜之寒凉也略含心境之凉。
命题人提供的答案是A项,据老师们理解,应该错在“数峰”不应解释为“林立的青峰”,而学生几乎都错了;一个班有那么几个学生选对,据他们自己说是蒙对的。大部分学生选D项,认为“略含心境之凉”是过度解读。
理由如下:
从注释①看出,张孝祥在写这首词时,并非贬官,是转任。既然这样,初步推测诗歌情感一般不会大悲大痛的。从诗歌内容看出,张孝祥写夜晚的洞庭湖,“楚天阔”“晚波平”“红蓼”“白鱼”“船影浸疏星”等景物描写,描绘一幅开阔静谧的山水画面。进而推测出作者的心态平和而恬淡。根据这两点推测,学生基本可以断定,“夜凉”,既指词人的直感,夜之寒凉;也可以认为,洞庭湖静美之景让作者沉浸其中,不知不觉夜已深了,突显作者的喜爱流连心态。
学生在考场上做出如此的推断,尽力了。
笔者就D选项“略含心境之凉”,找到《宋词鉴赏词典》(上海古籍出版社),读了曹济平的解读。他认为“张孝祥这首词较《念奴娇·过洞庭》写得心气平和多了”“作者是从行舟夜泊的角度落笔,摄取大自然中富有代表性的两种意象:一是疏星淡月、倒影湖中;二是水中船影浸盖着星空倒影。这不仅与前面的‘楚天阔’‘晚波平’的自然景象相呼应,而且充分展现了优美的词境。‘夜凉’二字,既是词人的直感,又显示出流连自然界的心态。”这样的解读是不是更符合张孝祥当时的心态和心境呢?
或许,命题人综合南宋现实、张孝祥人品以及宋孝宗乾道元年张孝祥所写的《念奴娇·过洞庭》抒发的情感,得出“凉”略含心境之凉的结论。但是,笔者注意这样一种现象:杜甫处处关心民生疾苦,诗歌风格沉郁顿挫;可也有《春夜喜雨》这样愉悦可爱的作品。因此,即使读诗需要去知人论世,也不要让考场上的学生感到无能为力。
如果命题人确实要考查对一个词“数”的理解,也不是不可以。确实有高考题作为先例出现过。譬如,2020年新高考Ⅰ卷,15题B选项,对“念此别惊神”中“此”的指代内容考查。再如,2022年新高考卷,15题A选项,对“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中“苦”的解释考查。这都是对一个词的理解,但是同时你会发现,高考所考查的非常有意思有道理。而本题对“数”的考查,这就让考生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进一步思考,我们在古代诗歌这一模块的评价,可否进一步更改与完善?古代诗歌考查,非得考查对一字一词理解?以个人之见,古代诗歌给予我们后人的营养,更多是在意象意境、心态情怀、精神哲理方面。
一题引出一点看法。还请大方之家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