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最常听到别人说的词除了“丧”就是“穷”了,当然“丧”的根本还是因为“穷”。
所以看到这本书的副标题——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当即就决定要读。
读起来才发现,这本书是麻省理工学院两位经济学教授发表的关于贫穷国家的调研报告:两位作者走访五大洲,深入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虽然这本书针对的“穷人”是每天平均生活费用在0.99美分一下的人群,但也不得不承认,温饱解决后的我们自身或多或少依然存在着这里所说的“穷人思维”,写出来以自省。
穷人思维一:我只相信我“知道的信息”
《贫穷的本质》中举了一个真实的案例:孩子得了疟疾,本是只需服药就可以治愈的疾病,却因为母亲坚持认为“输液才有用”而认定医院不专业,从而拒绝再到医院就诊,而选择了更贵的私立医院。
这是典型的只相信“知道的信息”导致的不必要消费。互联网发展,信息的最大化共享已经让公开信息超载,但我们是否在获取信息上依然是只看自己相信的呢?能否客观地看待不同的看法然后做出决策?如果在看到颠覆自己认知的看法时还只是骂骂咧咧,而非思考,那会一直以一种偏见的态度做出决策,自然而然会引发更多错误的决策。
穷人思维二:活在当下,所以要及时行乐
活在当下是好的,但及时行乐常常会导致的结果是更穷。正如书中所描述的情景:每日0.99美元的生活费常常让家庭成员吃不饱饭,但当整个家庭有更多可支配收入时,他们没有选择更有营养,能强身健体的食物,反而是选择对身体没有什么好处的甜食糕点;同样的,在提供娱乐的电视机和小成本投资创业之间选择了电视机。
为什么会如此呢?报告显示,穷人总是缺乏一种长久的计划,更容易有一种“得过且过”、“今宵有酒今宵醉”的短视价值观,这也导致他们在进行长远投资和短期享乐之间选择了短期享乐,长久来看会让脱贫的脚步越来越艰难。
穷人思维三:面子第一,丢什么不能丢了面子
跟中国的农村相似,在印度农村婚礼、葬礼的花费也是巨大的,因为是文化贫瘠的地区少有的盛事,面临的是邻里、村民之间的攀比,不能丢了“面子”。很多家庭因此而背上巨额高利贷,越来越穷。与此同时,真正应该投资的儿童教育、预防医疗等却无法得到重视。
不难发现,不少“穷人”都有类似的想法,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而用各种高消费包装自己,本是自己无力负担的消费也要硬撑面子拿下,导致的后果就是自己背上越来越多的债务,从而错失了投资自我,赢回自尊的真正道路…
当然,造成这些地区贫穷的原因不止在于个人的思维,还包括政府扶贫政策的执行不到位,关于穷人的市场正在消失,穷人面临的艰难选择过多等等因素,其中还介绍了一些NGO组织在各个地区关于医疗、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尝试,对于打开眼界、了解世界亦是很有价值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