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购时你是否也有这样的经历:某猫、某东经常会搞什么满200减100,满300减100的促销活动,在自觉占了商家很大便宜的同时,为了凑齐这个数,是绞尽脑汁、用尽洪荒之力,可最后还是没凑齐,心太累。
有种累叫做购物车内满200减100,可我就是凑不齐。
这是商家营销策略不假,但却没有顾及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如此复杂的凑单,碰上处女座的你,该如何是好?
商家一定是没有看过这本《畅销的原理》。
汪辛克还描述了另一个试验,在一家餐厅的冰柜里装着冰激凌,一段时间冰柜门是开着的,另一段时间则是关着的:餐厅的水柜摆放的位置相同,用餐者随时可以看到里面的冰激凌。唯一不同的是有的冰柜是打开的,用餐者可以直接拿取冰激凌,有的则需要用餐者自己打开冰柜门。这仅有的细微差别,对于很多人来说也是―种负担。如果冰柜门是关着的,只有14%的用餐者会去取水激凌,而如果冰柜门是开着的,30%的用餐者会取冰激凌。
让人们增加一丁点的付出,也能对他们的选择起到很大的作用。“容易”是关键要素,可以应用的一个领域就是选择了你的产品和服务的顾客们,找到让他们的选择变容易的地方。研究还表明,为人们规划出该如何行动或该如何有效行动,将更容易激发他们采取行动。让程序变容易,就能对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
变容易并不仅仅是一件行动或程序上的事。我们所有人在面对需要动脑子的工作时都会以拖延,也知道要抵抗拖延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同样的资源可能用在他处,并且往往能立即获得回报,而我们一直在与这样的情况做抗争。比起只运行一个WORD文档,玩游戏的时候,笔记本电脑的电池会很快耗尽。同样比起看视频,写东西的时候大脑也会很快绞尽脑汁。
我们偏好轻松做决定的同时,还偏好轻松的选项,决策学家将之称为认知流畅性。认知流畅性能简单地度量思考某事有多轻松,也证明了人们喜欢不用太费心思的事情,而不是费尽心神的事情。
流畅性让我们更喜欢容易处理的选项。通常,我们会选择容易评估的选项,而不是利益最大的选项。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营销人员应该注意,不管是购买前还是购买后,要让营销的每一个方面对于消费者尽量轻松容易。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持续予以关注:怎样才能让顾客在选择我的品牌的过程中少费点力(认知上和行动上)?流畅性,或者说认知缓解能够让选择你的品牌这一决定变得非常容易。
片段来自这本书的第10章,标题:用轻松打动客户。营销人员让客户做出选择,用轻松打动客户,主要从两个维度来进行操作:行动上的便利和精神上的轻松(认知的流畅性)。
餐厅冰激凌的实验,柜门是打开还是关闭竟然会影响将近16%的人群做出不同的选择。谷歌也做过一个类似的实验,谷歌在纽约的办公室供应M&Ms的巧克力豆,原来是装在篮子里的,实验人员就做了一些改变,就是把巧克力豆装在了碗里,并盖上了盖子。其实这些盖子很容易就打开了。一个月后实验结果出来了:巧克力豆的消耗量减少了三百万颗。
所以这是行动上的便利对产品的销量产生巨大的影响。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超市收银台前的货架上放着价格相对较贵的生活用品,人们还是喜欢顺手放进购物车结账;为什么信用卡的办卡人员要到商场、卖场去摆张桌子让人们办卡?因为这对我们来说,行动上便利。
第二个维度是精神上的轻松,也就是作者说的认知流畅性。
有个小实验和大家感受一下什么是“精神上的轻松”。
这里有张图,英文描述的是某个锻炼项目的描述和说明,文字内容是相同的,请问你会更愿意去读哪一段文字呢?
上面两种字体,一种字体很容易读,另一种字体很难读。你的大脑帮你做出了选择,你一定会选择容易的对不对?
这也就是为什么某某读书会能够让很多人喜欢,加入会员,一年听50本书?从这个角度来看,因为听书相较自己看书,更容易、更轻松。
(硬广植入)为什么拆书帮、拆书的方法,能够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喜欢参与?从某种程度上讲,因为在拆书过程中通过拆书家的引导、提问,在简单的流程中让学习者有思考、有实践,还能有所收获,比起自己一个人默默地看书要相对轻松。
工作一天回家之后,想休息一下,结果打开电视,一看就是很长的时间。因为看电视实在太便利了,遥控器一点打开、选节目、观看,思想上也很轻松!那怎么办呢?《幸福原动力》的作者是这么做的:把遥控器上的电池取出来,放在另外的一个房间。这样给自己制造了看电视的困难,看电视的行为也就相应减少。
所以用“轻松打动客户”不仅可以用来推销你的产品、服务,还可以帮助你来实现你的“小目标”。
①对于想要完成的事情、目标,想办法制造行动上的便利和精神上的轻松。
②对于自己想要克服的事情、一些不好的习惯,制造行动上的困难,从而让自己减少该行为。
祝大家2017都轻松地实现自己的“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