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有一个著名的关于一只麻雀和一对父子的故事:
一天,年过80的老父亲和儿子坐在自家花园里的长凳上晒太阳,儿子捧着一份报纸看得入神,父亲则愣愣地望着不远处草坪上蹦来蹦去的一只小麻雀。
父亲问儿子,“儿子,那是什么?”儿子看了看,心不在焉地说,“麻雀”。
过了一会,父亲又问,“那是什么?”儿子回答“不是说过了么,那是麻雀。”
过了不一会,父亲又问,“那是什么?”儿子收起报纸,冲着父亲大声说:“你想干什么,不是告诉你了么,那是麻雀,麻雀,麻雀!”
父亲怔怔的看着儿子,一句话没说,抬起身子径直走进屋去,没一会儿,拿着一个小本子,步履蹒跚地来到儿子身边,“儿子,好好看看这个……”
儿子放下手中的报纸,拿起小本子,在父亲翻起的那一页看起来,仔细看了起来,随后,儿子放下本子,把父亲紧紧搂在怀里轻轻地抚摸着,嘴里还不住喃喃说“爸爸,我错了,对不起……”
那本子里写着:
“儿子今天刚满2岁,而且刚刚学会说话,他一直对会动的东西很好奇,整整一天他都在问我院子里飞来飞去的麻雀是什么,我告诉他,那叫麻雀。过了一会他又问我,我又回答他那是麻雀。也许儿子真的太小,记不住,总是一遍一遍地问,于是我想试试到底我要回答多少遍他才能记住,于是他每问一次,我便耐心地回答,而且努力教会他正确的发音。到晚上的时候,他真的记住了,他终于知道看到的东西叫“麻雀”。尽管儿子的发音还不是很清晰,但对于我来说,这可是世界上最动听的音乐,我真的太高兴了!毕竟这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第一步啊,走出这第一步真的不容易,因为他为了这个答案在一天中问了我21次……”
这一段故事曾让我唏嘘不已,已经年迈的父母辈,他们需要的只是做儿女的一份耐心,足矣!
曾几何时,我们对父母失去了足够的耐心,对最亲近的家人失去了耐心。我们对陌生人吐露心声,却对最爱的家人视而不见,充满嫌弃与不耐烦。
(二)
一位年轻的姑娘在教自己的老妈使用智能手机的故事,却似乎又给我们指明了怎样才是充满正能量的做法:
她教老妈用智能手机,先教老妈微信功能。
先在这里按住手指解锁手机,点击这个绿色的图标,打开叫微信的这个软件。
嗯嗯,好的。
点我的头像,就是我照片的这个。
这个我知道呀。
恩,点我的头像然后发消息我就可以看到啦。左边那个可以发语音消息,中间可以发文字消息,点右面加号里面的视频聊天可以发视频给我。
视频聊天的时候咱们互相都能看到吗?
嗯嗯,不但能看到,还能互相说话呢。
行,你再说一遍,我用笔记下来。
试了几次以后,老妈还是学不会发视频聊天。
闺女,有没有觉得老妈太笨了。
当然没有,你可是我老妈呀。
好了,你去忙你的吧,我自己看着笔记再练练。
说完老妈扶了扶老花眼镜,手臂伸直把手机拿着离脸远远的,到一边琢磨去了。
第二天上班的一整天,每隔一会儿微信姑娘就收到老妈发来的稀奇古怪的图片和胡乱输入的字符,她一个字都没有回复,担心老妈看见了会着急。
晚上八点忽然收到了老妈微信视频,老妈在屏幕里笑嘻嘻地看着她。
闺女,其实我下午就学会视频聊天啦,老妈厉害吧。
嗯嗯,老妈你真棒!
她知道,头发灰白的父母捧着智能手机手足无措的时候,何尝不是和小时候蹒跚学步的我们一样呢。他们不需要再像年轻时一般完美,因为我们做儿女的,现在是他们的依靠呀。
(三)
有段时间,女儿在学校在家里都表现出来颠三倒四,每天跟她一遍遍核对过作业,却总是忘东往西地落项,我很郁闷。
还有,临近期末,我陪她复习功课,辅导作业,又因为学习的大情小事,难免经常性地发脾气,鸡飞狗跳地上演怒吼妈妈和嚎哭孩子之间的崩溃剧情。
她动不动会哭着说:妈妈,你太凶了!每当这时候,我就无比憎恶自己,怎么就活成了自己曾经看不上的没有耐心的妈妈了呢?!
真正应了曾经流传的一个段子:不谈学习,母慈子孝,连搂带抱;一谈学习,鸡飞狗跳,乌嗷喊叫;让老人血压升高,让邻居不能睡觉;前一秒如漆似胶,后一秒叮咣就削……我们给孩子的爱,像极了一句歌词:爱恨就在一瞬间!
这些日常的真实写照无不证明,如今当妈的我们是如此精神分裂,缺乏耐心!
可是,我也忘了曾几何时,我与娃儿之间也是相处地非常和谐快乐。没上幼儿园的前几年,我对她没有任何要求,除了担心她的身体健康,其余一切都不在意。每天空余的时间都是陪她玩耍,逗她开心,耐心地给她一遍遍地亲子阅读,坚持睡前故事…..我想,那时候的我在她的心目中一定就是世界上那个最可爱的、最有耐心的妈妈吧!
人们都对“最伟大的教育是母亲的情绪平和”的励志鸡汤深以为然,可是,我们怎么就突然间成了一位总是会吼叫的没有耐心的妈妈了呢?
因为,我们都不是神啊。吼叫我们最爱的孩子,一般什么时候呢?大约,太累的时候,太忙的时候……
有人说,控制不住情绪动不动吼孩子主要是太穷或者太累。“穷”,物质的不讨论,如今最重要的还是包括精神的匮乏,也就是修炼不够吧。
太累是绝对的,如果不放弃一些目标,分摊一些事情给他人,只能越来越累。
但总之,动不动抽风,情绪反复无常,就是病,就是修炼不够。长期这么累,而累及你的情绪,你家人的情绪,从而对我们最爱最亲的家人却最没有耐心,这就是一种病!都得治啊!
(四)
因此,我试着寻找并总结了一点原因,之所以对日日与我们相爱相杀的家人和最亲近的人没有耐心,或许主要是因为:
1、自己直接发火,一般不会对自己伤害,所以最安全。
2、也许自己发火后家人一般会原谅自己,就是自己错了,他们也会宽恕自己。
3、长期的家庭包容,形成了生活习惯。
4、发火是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的发泄。家人尽管不支持你发火,但是考虑你长期压抑的情绪,选择了忍让和妥协。
或许,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把最差的脾气和最糟糕的一面都给了最亲近的人,却把耐心、宽容给了不知是谁的陌生人。从现在开始,不要把粗暴的态度、不客气的指责留给亲近的人。试着从下面3方面改变自己:
1、换个角度看问题。
人们都希望自己是对的,对方必须接受自己的意见。站在亲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想想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学会理解他们。假如他们不停唠叨,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告诉他们,你已经知道问题所在,让他们相信你能解决好。
2、让亲人把话说完。
气头上往往很难把话说清楚,因此,《知人善任》一书中谈到:“发生争吵,切记免开尊口,让别人把话说完,虚心诚恳地倾听,才能彼此交心,把事情说清楚。”“风平而后浪静,浪静而后水清,水清而后游鱼可数”,待风平浪静后再说,可以避免伤了感情。
3、平息怒气方法。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愤怒时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死盯着负面信息不放。在自己快要情绪失控前,试着停下来不说话,或者离开现场,让自己冷静下来。春秋时的蓝田侯王述曾被人骂上门来。他始终默默面壁而立,直到那人离开,才转身继续办事。心理学家提示:降低声音,继而放慢语速,胸部向前挺直,能有效平息怒气。
俗话说,“忍得一时气,免得百日忧”。
记住,对最爱的亲人朋友让步不丢面子,而是出于爱。无论何时何地,不管富贵贫穷,耐心,是我们能给与最亲近的家人最好的爱护!
以上,努力修行自己,并与君共勉!
作者简介:小敬,河南信阳人,居北京。热爱生活里的柴米油盐,也热爱生命里的笔墨纸砚;业余努力写字,也愿意与你分享各种美好情意。感谢关注,关注支持更多原创。原创文字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盗用必究,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