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票房一般。
但谁也不能否认,《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绝对是一年到头,仅有的几部真正有讨论价值的电影之一。
今天,Sir换个频道,说说导演——李安。
他有“如小鹿般纯真的眼神”,但他绝大多数电影,又是在讲“纯真的丧失”。
他私底下为人温良谦和,但如果了解幕后,你一定听过不少演员被他折磨得死去活来的故事。
于情感,李安致力述说人跟人之间无法自由地沟通,于三观,李安电影更是一直站在世俗正确的反面。
这不是一个可以用君子二字简单概括的人。
甚至可以说,真实的李安,有暴君的一面。
文丨钱德勒
毒舌电影独家专稿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016年的11月11日,划时代技术突破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次中场休息。
特效与故事之间,画面与文本,观众与介质,甚至你与李安之间,都有一次“中场休息”。
中场休息,意味着不确定、试探,甚至是暧昧、纠结。
而这其实恰恰是看李安电影的感觉,也是从他的电影去看李安这样一个导演的感觉。
不得不承认,李安为人的谦卑、教养,以及作为华人导演拿下的令人咋舌的获奖记录——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两座柏林金熊奖,两座威尼斯金狮奖……所有这一切叠加在一起,形成一个不可回避的偶像光环。
李安自己都说,哪怕他连拍十部烂片,还是会有人找他拍电影。
但另一方面,除了那本文艺青年经常念叨的《十年一觉电影梦》,我们对导演李安的认识其实无限接近空白。
跟与他齐名的几位华语大导演不太一样,李安并没有太多可供消费的八卦逸事。
我们只能从李安的电影去聊这个导演,通过细节观察得出来的形象,还原出一个“真正的李安”。
父 母
果然,即使拍《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这样的“大片”,李安最后还是回到他熟悉的领域。
时代、历史不会成为他叙事的主体。
李安始终关注的,是人物之间如何构建亲密关系,亲密关系带给人物什么影响。
人物与关系的互动。
亲情,是最常见的亲密关系,也是李安做导演最先确定的主题。
父亲三部曲:《推手》《喜宴》《饮食男女》
李安生活在一个推崇儒家教育的传统家庭。
下排左起第三个是李安
据他自己回忆,从小到大,他都被一整套家规所规范:
比如吃饭不能说话,听长辈说话要低头,手臂要自然下垂等等,以至于在他的观念里,情绪、感情这种东西都像是有“原罪”,不可以太放肆。
所以你们经常能看到那张经典照片——李安戴着博士帽,做出金鸡独立的POSE。
在奥斯卡颁奖后大啃汉堡,很萌,也算接近他在外界“放飞自我”的天花板了。
演员郎雄,基本上就是李安心中父亲的形象。
郎雄在李安的电影都是被封了神的——
要么身怀太极绝技。
要么是退休的厨艺大师。
或者就是经历过血雨腥风的退伍军人。
就像李安自己的父亲。
父亲郎雄代表的,往往是一套权威、传统、顽固的价值观,但在故事里,一再被孩子和孩子背后的新事物挑战、冲击。
《推手》,父亲离开儿子,去唐人街洗碗打工,唯一的安慰的就是台湾来的老太,父亲与孩子是彻底的决裂。
《喜宴》,父亲带着儿子的结婚照片回国,把儿子性取向的隐私深藏内心,虽然不是团圆,但已经有了调和,妥协。
到了《饮食男女》,父亲组建了新的家庭,空着老房子,当他吃了女儿做的菜味觉恢复,这个时候,就从妥协走向了包容。
从1992年到1994年,李安用三部影片把自己对父子关系的思考进行了梳理。
再后面,父亲形象就微不足道了,成为简单粗暴的符号。
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中,比利的父亲就被很随意地介绍了一笔,一个沉溺于战争宣传片的老人。
相对于对父亲复杂、微妙的情感,李安对母亲却很依恋。
左起分别为:李安、其母亲李杨思庄,弟弟李岗
李安曾经对记者说过,自己的母亲给了自己两条命,一次是母亲怀孕的时候摔倒了,还有一次是自己小时候划船掉进水里,母亲想都没想跳进去救了自己。
在电影里也能看出来。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比较集中地展现李安对母性的认知。
如果看了原著小说,你能知道,《少年派》表面是充满奇思妙想的冒险之旅,但底下隐藏的却是挑战人伦的残酷真相——
派到底有没有吃母亲尸体的肉而求生,猩猩是不是就代表了自己的母亲?
李安总会把有母性的女性角色拍得格外温柔,但又不失力量。
《卧虎藏龙》里杨紫琼扮演的俞秀莲,没什么情欲感,她始终循循善诱,像玉娇龙的母亲,也像李慕白的母亲。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比利真正母亲的形象苍白无力,但他也有一个“母亲”的角色,他的姐姐,暮光女克里斯汀。
姐姐希望把弟弟留在后方,关心他是否“破处”,姐弟俩的关系很像母子。
如果说父亲给予的教育是如何与外界相处,那母亲给的就是爱与生命。
情 欲
“我一直很私密的,我可以把我的(中年危机)症状告诉你,原因不能讲。要讲症状,很多人中年危机去追年轻的小妹妹;有的人中年危机来了,去买一个跑车了,虚荣一下了;有的人中年危机来的时候,天天读书。我的症状就是拍了一部《卧虎藏龙》。”
这是李安几年前接受《三联生活周刊》采访时说过的话。
他也曾说拍《色丨戒》也是为了缓解自己的“中年危机”。
李安的名字中带有“安”字,但评价自己,却说自己一直很不安:
这种不安全感,多少又来自他的父亲,父亲对他职业的不认可。
当老的观念,做这种娱乐大众(导演)是很没安全感的事情
父亲心底里的不安——
包括台湾人对他们怎么样(大陆移民),他们是少数……还要想怎么打回去,打过来,美国人是要我们,还是不要我们……
可以说,李安的危机感根深蒂固。
看李安的电影,总能够感觉到有一种生活随时被打破的暗涌。
其中,情欲或者说性,是导演时常借用的元素。
这一切从《理智与情感》开始,“理智与情感”,这一对词组也几乎可以被引入李安后面好几部影片。
拍《理智与情感》时,编剧艾玛汤普森已经是成名的大明星,有话语权,给了李安很大的压力。
李安都说过在片场最恨的就是她,但他却顶住压力,坚持自己的拍摄想法,反倒引起艾玛的尊重,两个人成为朋友。
后来,艾玛在一次脱口秀透露,当时她感觉到导演很压抑,幸亏导演太太来探班,否则真担心他会疯掉……
但也是这种压抑,反倒让简·奥斯汀的名著焕发出新的味道——
除了之前很多人理解的阶层话题,李安版《理智与情感》还有一个根本性主题,情欲。
导演为了表现被压抑的贵族小姐的情欲,坚持大量使用中远景。
艾玛作为女主角,第一次给近景,居然要在十几分钟以后。
两姐妹分离的重头戏,李安也要把演员丢在快到天际线处远处,拍大远景(此举曾遭到摄影师强烈反对)。
在服装上,一张图就能说明姐妹俩的内心状态。
相对于艾玛的老成持重,凯特维斯莱特则是盖不住的性感,年轻少女特有的丰腴,两者构成对比。
你们也可以试试感受一下俞秀莲与玉娇龙。
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李安的小心思,张爱玲的原著《色·戒》,书名两个字之间是间隔号。
而到了电影却变成分隔号,《色丨戒》。
间隔号,是暂停,两个字可以理解为是递进、发展的关系,而分隔号就完全不一样了,就是并列的关系。
色与戒,不也就是“理智与情感”。
王佳芝的理智是要爱国杀敌,但她的命运最终选择了尊重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对易先生产生了骨子里的依恋。
《比利·林恩》中,同样有一条隐线,姑且就可以称之为:
处男比利的奇幻之旅。
电影一开始,就是战士们开着荤玩笑,聊着脱衣舞娘。
在记者发布会,比利回忆起他们在战事间隙手淫或者看色情杂志的情形;在球场,他们注意到拉拉队火辣的身材,比利甚至跟其中一个队员展开了蹭蹭不入的亲热。
正式表演开始时,希望你能注意到一个镜头,战士们排成一排,在他们的前面是性感开场的“真命天女”。
通过镜头的错位,你会觉得,舞者翘起的臀部距离笔直站立的战士身体中端很近。
你懂的……
生活里,破处能够使一个男孩变成男人,电影里的比利没有做到,但使命驱使他回到战场,战争将让他成为男人。
成长,不是仅仅靠一次破处就能完成的。
情欲不是人类的本质,但一直跟本质息息相关。
宿 命
李安说过的很多话,都可以直接摘出来煲汤。
他说过,拍电影是自己的生命,说自己只会拍电影,除此一无是处,他还说,拍电影要慢慢来。
其实仔细想想,这些话都在说一件事,也是他的经典句式——每一个人怎么怎么样。
不管心里是有青冥剑、断背山,还是住着王佳芝、少年派,意思都一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宿命,而每一个人也必将走向自己的命运。
《比利·林恩》,比利和战友们回到祖国怀抱,似乎生命打开了好几种可能。
但是都没有,一切都处在引而不发的轨迹。
最终,他们还是回到悍马加长车,被送回军事基地返回战场。
比利恍惚见到牺牲的班长,坐在班长的吉普车上,象征智慧、破除障碍的印度象头神神像静静躺在座椅上。
可想而知,比利最终将成为用暴力捍卫他所理解的“爱”的战争机器。
隐忍、克制、谦逊、温柔的李安,也只有在电影里才会一再挑战自己的极限。
在李安电影的世界,他更像一个“暴君”,逼迫着演员以及幕后团队去达到自己的要求。
李安善于调教演员 ,但调教过程,痛不欲生。
赵文瑄回忆——
《喜宴》开拍前,李安给他上过几堂表演课。第一次上课,李安给了他一页A4纸,让他把台词念一遍,念完之后又让他带上情绪把台词要表达的焦虑“演”出来。
当时毫无演技的赵文瑄挤眉弄眼地把台词“演”完,一心等着李安的夸奖,没想到只等来一个英文单词:Awful(非常糟糕)。
拍《色丨戒》前后耗时8个月,据说每周汤唯都被李安刺激到大哭。
直到今天,章子怡都还惦记着当初没有在片场得到一个肯定的拥抱。
李安,就是他电影王国里的“父亲”。
包容、和解可以的,放弃绝对不可以的。
冒险就是李安作为导演的命运。
每次李安电影上映,就会有很多人提起他做家庭煮夫七年的段子,这几乎是心灵鸡汤史上最大的“谎言”之一。
但有几个人提起,凭《喜宴》在柏林电影节拿奖,李安就敢穿着绿外套上台领奖,很没有规矩。
还有他在家看电视吐槽美国西部片很烂,说自己能拍更好的,后来就拍了《与魔鬼同骑》。
纵观李安作品,你甚至会发现,主人公最后都背叛了原来的设定。
他总是在观念上去刺激已有的陈规,但同时又包装得很有人情味,我们不知不觉就会认同他这种反骨。
但事实上,《断背山》的同性,《色丨戒》的反爱国,《少年派》的吃人,乃至《比利·林恩》,那个厌恶战争的士兵最后还是选择离开家人和炮友,回到战场。
都在挑战禁忌。
李安隐藏得太好了。
李安后期的作品,还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题——身份认同和内心成长。
看懂这一层,你才看懂李安防不胜防的叛逆。
与那些对流行低眉顺眼,对粉丝全面跪舔的商业导演不同,拍小片大片,李安都执迷在自己世界。
他一直在借电影,浇心中的块垒。
我们都知道,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先忠于自己。
所以,我向来对李安牌鸡汤不甚感冒,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李安,哪怕在家煮饭七年。
但每一个人都是自己,而这就是我们的宿命,无可逃避,只能勇敢面对。
这或许才是李安一直在借电影想告诉我们的话。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