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我何必闯入你的世界】第一章 对虚幻的你开始说话

2016.02.02


那时,我好像在等待,像是石头一样深陷阒寂的荒芜角落,那种阒寂,似乎没有终点。

而这漫漫等待,有可能只是一天,有可能是一月,也有可能是一年。

也有可能,是终其一生。

莫名的煎熬让人内心发狂不已,可是搞笑的是,我居然很能忍。

即使煎熬中的痛苦被无限放大,我也不吭声。

所以,我咬着牙,微弱的喘息,忍受着刻骨般的痛苦。

没关系,这点痛苦不算什么。

我只是在惩罚自己,只因为你的一句话。

你说的对,未来是毫不确定的,充满未知的变数。

我心中的梦想,似乎渐行渐远;而昨日的热望,也在狂风暴雨之后行将冷却。

有人说:

一个人在辗转反侧中才能逐渐认识自我进而认识这个世界。认识的过程充满艰辛,随时会受到伤害。但是,每一次的伤害其实都是一次成长的机遇。成长有很多种模样,但每一种成长注定都是孤独的。

所以,请不要畏惧伤害和孤独,因为这是成长的必由之路。

自我疗伤的过程真是让人备受煎熬,坚持不住的时候我也会试图放弃:放弃挣扎,放弃追逐,甚至连冷漠都放弃掉。

无时不刻,我感到心中的激情正在退却,像潮汐的回落。但是,每当接近死寂的边境,某种纯粹的东西却又将本归于平静的内心激起波澜。

我说不清那是什么,我只听见有一个声音在我脑海中回响:

“在生命当中,切勿轻易的背弃理想和灵魂,去做一件纯粹的事情吧!不要追求结局,只需永远不后悔,只需永远不留下遗憾。”

故而,我选择了安静,我也热爱安静,无声无息无形无色的安静,把一切是非对错深深藏起,把所有喜怒哀乐沉入心底……

我以为我所做的一切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得到永远的安宁;我以为悲伤之滴可以穿透冷漠的磐石;我以为痛哭不是痛苦,欢笑不是欢乐。

我以为,我以为我是对的……

可惜……这次我错了!

我想要让一切虚生之物湮灭在沉默的黑暗中;我想让你锋利的目光刺穿我的胸膛;我想把我滚烫的内核撕裂,让它停止疯狂的旋转。

可惜,空气中弥漫着太多太多杂音。

它们在人的耳际散发着奇异的旋律,干扰着大脑的思绪。

我承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的逻辑。

但是一旦用于干涉别人,那便是我最不能容忍的可耻的行径。

——这是对一个人的不尊重。


可惜,在这个混乱的世界上:

杂音,不绝于耳。

安静,一刻难求。

听从自己的想法,成为一种奢侈。


若,只有把热望冰封,才能尽情的嘶吼,才能用内心最恐怖的力量,打破温柔不堪的冷漠。

那么,我原意把热望变成绝望,把绝望换成无情,用沉默已久的无情,摧毁一切美好的过去。换来的结局,将会超出我所追求效果。我可以承受,只是,我不愿让你承受这样的负重。


祝愿你简单的生活着吧,像草一样枯荣,何必为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重停下自由呼吸的节奏。


生命,本是一场无比珍贵的孤独旅行,它是死亡与死亡之间的距离。

未生,我们都是虚无的;死后,我们也一样虚无。

活着,是未生虚无与死后虚无之间的空隙。

我们,都是在向死而生。

那些悲伤的人,何必不珍惜宝贵的生命,何必急于追求死亡。

熟不知,能够用死亡来解决的问题,一定不是什么大问题……


【虚无之间的交汇,便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


“缘深缘浅,缘聚缘散,惜缘随缘莫攀缘”——大冰


缘分降落到这个世界的方式大多雷同,也让不同人的世界重叠在了一起。但实际上,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不同的,每个人世界之大小也不一样,每个人所在世界当中拥有的生活也都各自迥异。

所以,虽然缘分让人们相聚,却会衍生出不同的故事。

而对于到来的缘分,我们似乎都不约而同的在遵循一则陈规:


【日日所见,不可耐烦;太易得到,不足珍惜】


因为不想浪费仅有一次的生命,我们不自觉的处于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的状态。未曾相见时我们已经习惯了彼此分裂的生活,我们总是依赖旧时的生活而不愿接受新的思考方式。

当我们突然被缘分拉到一起的时候,我们早已经习惯那种,被人性所左右,被世俗所左右,被利益所左右,被一切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事物所左右的生活。

当我们想左右自己的时候,那已经变成了一件棘手的事情。


我们生活在一个到处都充斥着廉价遗憾和悔悟的世界,不断有相似或相同的故事在上演。那些结局不是相互雷同就是相互复制,毫无新意。


某一时刻我们恍然大悟,发现我们不应该这样单调的生活着。

可是,单调,本身就是人生的基调:

“从虚无缥缈过度到充实丰盈,从年少无知过度到成熟睿智”

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路线,也是它外在的面目。

很少,会有人愿意撕开它的面具看看它的原貌,因为我们都已经在停滞的生活中习惯了安逸。

停滞的生活即是物质的生活,流动着的生活即是精神的生活。我们总是用停滞的物质生活来支撑流动着的精神生活,以使生活变得更加完善。

可惜,一旦缺失了物质,精神生活往往第一个遭到无情的摧残。

在精神与物质面前,人常常被迫去追求后者。


但是,也有人在匮乏的物质生活中依旧坚持着精神的追求。

他们不会抱怨得不到想要的生活。因为他们明白:他们想要的生活其实就在身边。

只是那种生活足够隐忍,在等待着他们的努力去开启它的大门。

所以,他们懂得付出,敢于革命,并用自己的努力去创造生活。

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在精神的世界中找到物质所不能给予的力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