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刻意

文章结构


1.刻意尚行,五种人格。

2.恬淡寂漠,虚无无为。

3.何为真人?

原文注解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所好也。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 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语大功,立大名,礼君 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 之所好也。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 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 ,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1.五种人格:山谷之士——追求高傲,平世之士——追求修身,朝廷之士——追求功劳,江海之士——追求闲适,道引之士——追求养形。

2.如果能够做到不刻意而追求高上,不为仁义而修身养性,不为功名而躬身治国,不为江海而处处闲适,不为长寿而导引按跷,没有不可以忘记的,这样就会无所不拥有,这是自然天地的大道。

故曰: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休焉则平易矣。平易则恬淡矣。平易恬淡,则忧患不能入,邪气不能袭,故其德全而神不亏。故曰:圣人之生也天行,其死也物化 。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 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去知与故,遁天之理。故无天灾,无物累 ,无人非,无鬼责。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不思虑,不豫谋。光矣而不耀,信矣而不期。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故曰:悲乐者,德之邪也;喜怒者,道之过也; 好恶者,德之失也。故心不忧乐,德之至也;一而不变,静之至也; 无所于忤,虚之至也;不与物交,淡之至也;无所于逆,粹之至也。 故曰:形劳而不休则弊,精用而不已则劳,劳则竭。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1.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是道德的实质。

夫有干越之剑者,柙而藏之,不敢用也,宝之至也。精神四达并流 ,无所不极,上际于天,下蟠于地,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其名为同帝。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 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 谓之真人。

1.神之于至人,犹如宝剑,存之不敢用。

2.精神内守,朴素无杂,才能称之为“真人”。

精彩语句


1.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 ,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

2.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

3.虚无恬淡,乃合天德。

4.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

5.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 谓之真人。

读书心得


与其说道家反对【形名】【仁义】,不如更确切的是反对【刻意】,前面两者,虽是外在,但如果顺其自然,合理利用,未尝不好。但如果刻意而为之,追逐形名,标榜仁义,那就失去了人本应于天地相合的「天德」,也就无法做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慎言 明·王廷相 原序 仲尼没而微言绝:异端起而正义凿。斯道以之芜杂,其所由来渐矣。非异端能杂之,诸儒自杂之也。故...
    福林_1dbd阅读 4,868评论 0 0
  • 我是二宝妈丽丽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板厂家,UHMWPE板生产厂家电商销售达人,10年电商人,这是丽丽郭的从0到100...
    暖沐麻麻说阅读 1,690评论 0 0
  • 一首曲子,一个演唱者,一段故事,在回忆中被尘封,那些记得一切中的一切的人,早已选择黑夜,早已选择沉睡。谁也不...
    四月浅梦阅读 4,110评论 3 3
  • 第五十九章 为兑现好友承诺费尽周折 程思远刚到单位,秘书小赵就跟过来说有人找他,程思远一问便知是李思涵...
    風雲獨攬阅读 4,551评论 44 36
  • 《认识地球》与《自然灾害与人》结课考试通知 考试时间:2017年12月19日(周二) 12:30-13:30(时长...
    Baymax_Wu阅读 1,82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