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对象:极限编程的小伙伴,以及想组织类似活动的小伙伴。
背景
对于第一次搞这种活动的我,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最担心的是活动搞不好,搞的大家很尴尬。
1024的线下活动结束了,我长吁了一口气。这种感觉就像参加完高考,无比地舒畅。
趁着兴致还在,赶紧写篇文章总结下。
组织前
我搜集了活动行上面很多活动,确定时间的时长。基本上时间控制在1个小时到2个小时之间。
然后对节目单,做了简单的编排。先确定了硬菜--邓老师的《TDD在实际项目中的使用》。
最后目标也变得慢慢清晰。
确定了活动规模:20人以内。
确定了活动目的:TDD使用者线下面基,分享TDD在实际项目中的使用。
最终输出了整个活动的方案,供大家参考。
1024活动方案
活动中
自我介绍
一开始是大家的自我介绍。这个是小规模活动的优势,可以互相认识下对方,也能了解到对方的需求。
个人觉得这个环节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可以作为小规模聚会的必备环节。
细节是自我介绍的格式,“我是谁,我跟TDD的渊源”。
我在敏捷敏捷世界的探索
第二个节目是《我在敏捷世界中的探索》,主要说的是以标杆TW为起点,自己如何接触和了解敏捷。
老实讲,我对自己表现不是很满意,下次我可以做的更好。
做的不好的点是:缺乏互动交流。
不过呢,我这属于凉菜环节,开开胃就够了,不能喧宾夺主。
TDD在实际项目中的使用
接下来是主菜:邓老师《TDD在实际项目中的使用》
这个环节是互动最热烈的环节,邓Sir的控场能力也非常不错。
我得到的经验是,找个大佬镇场子很重要。
这样的分享实际上弥足珍贵,因为很多东西都可以简单地从网上找到。比如Fizzbuzz的练习,一些简单的Kata。
我做了非常多的资料收集工作,但是TDD如何在项目中使用的,中文资料凤毛麟角。
这也是我们活动的最大的意义。
邓老师跟我们分享了测什么和不测什么,这点对我们刚接触TDD的小朋友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todo:放上邓老师做的PPT。
讲解项目的同时,邓老师也给大家留了提问的环节。
相信提问的小伙伴还是比较有收获的。
我的偶像Kimmy也为小伙伴做了部分解答。
自由讨论
最后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话题讨论环节。
我给大家准备了一段视频(34:15-41:00),讨论"TDD是不是只是强身健体"。
这个话题也比较有意思,我们的主基调是分析视频里讲的对的地方和不对的地方。
从上海千里迢迢过来的章立对吴穹老师的观点表示大部分认可。因为他所在的公司属于国企甲方公司,乙方公司人员流动性比较大。现阶段受益最大的接口测试。
同时Kimmy补充了几个观点,谷歌没有全面使用TDD,但是采用了很多其他的测试手段去保证质量。
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看过吴穹老师的两次直播。对吴穹老师的观点有个初步认识。
效率提升有多种手段,有的是通过改变组织结构和沟通方式,有的是通过提升程序员的基本能力。
我个人认为相对靠谱的还是后面这条路。
我是一名PMP,也对组织进行过相应的改造,也对流程做出一些优化,但是带来的效率提升始终有限。
我现在的核心工作之一是人才的培养,主要面向的对象是程序员。
这么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一个卓越的程序员抵得上5个菜鸟程序员。但是5个菜鸟程序员的综合成本远高于1个卓越程序员。这就是最简单的商业逻辑。
怎么培养?TDD是最好的方式。
企业形成对菜鸟程序员的依赖,会造成大量的浪费。
在推广TDD过程中什么情况下会导致失败
这个是我准备的备用话题,我个人也对实际上也做了充分的调研。特别是跟朱万友的沟通,更印证了我的猜想。
章立表示乙方公司人员流动性太大。
邓老师表示,这种事如果得不到上层的支持也很难,有的公司连每个星期给大家抽一个小时的练习都不愿意。技术负责人的支持和意愿非常重要。
这个事情从两个方面分析。
从个人来说,学习每个东西都有一定的学习成本。TDD的学习成本据我浅薄的认知来说,实际上并不高。
整个市场鼓励的是,现在Vue比较火,那么去学Vue。学了Vue就能找到工作。
学会了TDD,能立马找到工作么?招聘要求上也没写啊。
招聘要求没写TDD是因为人才基数少,如果设置了这个门槛,可能大部分人都被pass了。
据我观察,Thoughworks和博克软件都非常乐于去招毕业生,招来之后自己培养。
最根本的原因是市场没有对TDD做最直接的奖励。
从公司层面上来说,每次改变每次转型都比较困难。
这种困难,我能切身感受。因为公司存在一种非常强的“惯性”。
用新的不熟悉的东西,前期必然会带来一部分的效率下降。这是某些公司不能容忍的,就像邓老师说的很多公司都不舍得拿出一个小时出来做培训。
一些错误的指标,也会带来严重的浪费。比如吴穹博士说的,100%测试覆盖率,让员工费劲心思写了很多假测试。
是不是很难?哈哈。
但是正因为难,才是护城河。谁都能复制粘贴,那就不是什么核心能力。我用TDD能拿下更多的单子,这里不做赘述。
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公司Buff的加持,我见过成功推广TDD成功的公司无不例外。
只要打破了旧的惯性,建立新的惯性,接下来的事情就不会那么难。至于怎么建立新的惯性,我正在做,成功了再跟大家分享。
难才是护城河,这个逻辑对个人也很适用,TDD的技能也能作为晋升和面试的筹码。当然最重要的是能让自己做开发更爽(学会TDD的人都这么说)。
留影
最后建议大家看看熊节和徐昊老师的脱口秀《规模化极限编程-敏捷在中国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