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38岁了。这真是个尴尬的年龄,很容易活得很“三八”。生活工作稳定,有了宽裕的时间,在一个地方呆的久了,积累了一些“人事”资本——“八婆”的资历基本具备。一个不思考自己生活,只咀嚼别人生活的人,是让人生厌的。
一眼望到头的生活,让人觉得恐惧。回顾我这些年的经历,很奇怪,我好像骨子里拒绝稳定——一个愿意探险的人,应该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在互联网QQ聊天刚刚开始的时候,我便和龙哥网恋。山南海北的热恋,很难让人相信会天长地久,更何况是发生在我和龙哥身上的,特别是看起来那么持稳的龙哥。
2018年,我38岁了,爱情仍是家庭生活的第一位。
接下来为了理想的辞职,再为了家庭的辞职、调动。当年父母让我选择教师工作,应该出自稳定的考虑,我却把这个工作做得“活蹦乱跳”。至今没有选择别的职业,只是因为喜欢。
2018年,我38岁了,从事着自己喜欢的职业。
没有什么荣誉,我在学会和生活和解。那样我会更关注自己所做的事情,而不是发泄情绪。
我从高三回到了高一,但不是周而复始——不想重复,是对每个学生的尊重,更是对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尊重,是对自己的尊重。
在迎接新高一的录取通知书里,我写了一篇题为《当你启程前往伊萨卡》的致辞,我推荐了一些书籍和电影。如我们想象的,孩子们来了,他们几乎什么也没准备,也没看。我再让他们去买书,课堂上给时间看书时,他们也看不下去。我就带他们看,把《项羽本纪》分成若干部分,分组完成任务,然后汇报。他们还是会去查百度,念稿子……全班共读《边城》,他们说看不懂,我就让他们先看沈从文的《萧萧》,我给他们读书报告单,然后领着一起一边读,一边讨论……他们不愿意读课文,我就布置他们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和《美丽人生》,然后再讲《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可是他们会说:“找不到电影。”学校不让放,我就把电影拷贝到班级电脑里,让他们拷回家……
我也懊恼,想象自己如老殷所说的,脖子上挂着金链子,手里拿把砍刀,往讲台一放。幻想过后会笑,而不是生气。我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能干什么。
2018年,我38岁了,终于明白自己的位置。
我首先是个母亲。以前看《发现母亲》,其实还并不十分明白,现在知道,得自己发现自己。我与曈曈合作的次数明显多于吵架啦,而小晅对我的评价是:“妈妈是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她俩都无比热爱我们不大的小窝,还有一个新成员——拉布拉多犬温蒂的加入。要喜欢的东西好多啊。温蒂的到来给了我每天记步数的机会,而我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听讲座。
2018年,我38岁了,我要更加努力的学习。
以前,看书和工作有关,这两年的变化是,我开始单纯地喜欢学习和思考问题。今年听了魏勇老师的几个讲座,史老师的一些课,还有“一课经济学”的课程以及陈志武的金融课。能够自己想明白一些问题,逻辑思考的趣味,很让人着迷。我当然也希望,我的孩子们还有学生们能和我一样,或者多少我能增加他们一些好奇心,希望他们能尽早在学习中找到乐趣,而不是如我。
2018年,38岁的我,多了很多尝试。感谢老殷,石枚对我的支持与鼓励,感谢老史时不时的批评与鼓励,感谢臧老师、陈姐的温暖帮助……更要感谢的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他们无私地爱着我。想到这些人,我的眼里就要流出眼泪:我这么喜欢今天的自己,跟你们是分不开的。
最后,我爱你们——龙哥,曈曈和小晅,你们知道我一切的缺点,还是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