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后,当我再次回想起曾经的那些大学时光时,我将会说:我度过了美好的四年。
我把我大学整整四年的黄金时间,都用来了探索我自己,探索整个人生,和思考这个世界。在我看来,这才是大学生真正的使命,也是作为一个人的使命。这些在外人看来都是没用的东西,我思考了整整四年,而且我不认为我荒废了我的大学时光,相反,这些所谓没用的东西将使我终身受益。
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明白。在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有思考过关于自己、关于世界的问题,当然那个时候自己的心智还不健全。上了大学之后,我第一个重大发现就是,原来这个世界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我也并不是我所想象的那样。上大学之前,父母一直陪在你身边,所以你根本不需要去思考,父母全都代替你了。你的样子,就是父母眼中你的样子,也是你以为的你自己的样子;世界的样子,就是父母教导你的那个样子,也是你以为的那个样子。一切都那么和谐和美妙,一切都那么的清楚明白,但是就是不自由,随着自己心智地慢慢成熟,自我越来越渴望独立,这就是我走向社会的开始。我要自己去探索这个世界,我要独立,我要自由!
这在心理学上有个称呼,叫做“始发纽带”被切断。自我从此被孤零零地抛弃在这个世界,真正的人生开始了。如之前所说,一起都起于不和谐,我认为大学里一切都是美好的,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共同探索这个未知的世界,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一切都充满生机、斗志昂扬。可是我失望了,人与人是不同的,可是我却还在异想天开地寻找“继发纽带”,痛苦亦随之而来。“难道大学就是这样?碌碌无为地过上四年,然后混个文凭,这有什么意义?”,当其他学生都在把大把大把的时间用在打游戏和谈恋爱的时候,我这样问自己。我曾几次想到辍学,或者转学,我无法接受一个虚度年华的自己。我还曾一度出现精神危机,去找过好几次心理医生,他们给我的建议也很简单,就是适应。好吧,现在我知道了,那时的我在“逃避自由”,自由的确是一项沉重的礼物,而我最终肩负起了它和随之而来的责任,因为我知道那是成长所必需付出的代价。
我终于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人。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可以说这个时候的我才有了成熟的心智,有了思考的需求,有了理性,也只有到这个时候,人也才会主动去思考一些东西,从此明白人这一生究竟是为了什么。
费希特的《论人的使命》里讲得很清楚:自在的人的使命,就是自相一致。用康德的话说,就是至善。简单点说,就是要活得明明白白,让一切都变得合乎道理。读到这里我也终于明白了我上大学的真正目的,那就是之前许多先哲已经说过成百上千次的那句话:追求真理。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目的。这是一个及其重要的醒悟,因为这和自己的生命有关。在维特根斯坦小的时候,他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当撒谎对自己有利时,为什么要说真话?”我的整个大学四年,也在苦苦思索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是人生在世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维特根斯坦的一生那种“不留情面的真实”给予了我答案,其实我也早就找到了它。那就是:说真话是对自己的负责。魏宁格说过:“逻辑和伦理本质上是一回事,它们无非是对自己的负责。”这句话完全可以这样说:“一切知识其实都是一回事,他们无非是对自己的负责。”这也就是一个自在的、理性的人的根本属性。
那么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这其实就是在问,知识有什么用?介于现在中国大地普遍盛行的“读书无用论”和“大学技校化”的呼声,我觉得我有必要花较多的笔墨来仔仔细细、明明白白地把这个问题说清楚。
其实很简单,学知识不是为了别的什么事情,只是为了自己的幸福。人最初的时候,孤零零地在这个大地上生存,周围充满了不安全因素,比如野兽的威胁、大自然的灾害、食物和水的需求等等,所以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而不断进化,不断地适应环境,企图摆脱各种生存的威胁,从而安全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但是,尽管人们发明了各种物品来保障生存,比如火的发现和使用、石器的制造、居住环境的改善等等,有一样东西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那就是死亡。人生而有死,这是自然规律,即使是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也无法改变,于是人类终于还是不安全。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有心灵,人会思考,所以人类才会不断进化,而也正是因为人有心灵,所以人类才会有探索大自然神秘的需求。在他们看来,大自然是不安全的,处处是危险,原来是各种野兽、自然灾害,如今是死亡,所以人类致力于追求一种安全感和永恒感,所以他们开始思考大自然,由此产生了知识。
古希腊德尔斐神庙的立柱上,刻着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是人类在思索自己和大自然时候留下了一句亘古名言。人类渴望探索大自然的愿望迫使人们思考,迫使人们始终追寻自我和世界的意义。这种思索完全是自我的自发的行为,目的就是为了让人自身活得更加明白,从而实现自我的安全和永恒的终极理想。探索自然的各种规律和现象,人们发明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探索人类自身的各种现象和困惑,人们发明了文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人文科学,为了追求一种生存的终极关怀和慰藉,人们发明了哲学和宗教。形形色色的知识,都是人类探索大自然的结果,都是人类在追求生命意义时的足迹。有了知识,人类从此活得越来越明白,也越来越清楚。
至此我们再来谈大学的目的。英国教育家纽曼的说法最为准确:“大学的理念及其本质是以教授各类知识为本业。大学是教授全面知识的机构。传授知识的全面性正是大学所具有的特点。”大学,就是追求知识的地方,而正如我上文所说,追求知识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自己的完善和明白,为了自己对自我和世界的困惑而找一个答案,从而使自己活得明明白白,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大学教育是让我们理解和沉思于理论的教育,这种教育之所以是自由的,在于它并不受实用目的的支配。所以说,所有大学的教育,都应该是理论的教育,都应该是非功利性的。什么是非功利性?就是对信仰和对理想的追求,追求长远利益、公共利益。功利性就是实用性,就是技术的教学,这些不应该是大学的工作,而是技校。大学与技校的差别就在这里,大学是学知识的地方,技校是学技术的地方,学知识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更加幸福,而学技术只是能让你有一项谋生的手段,满足最低的生存需要。简言之,大学教你生活,技校教你生存。所以我们读书、学习,不是为了考高中、考大学、找工作,而仅仅只是为了自己,如果读书的最终目的是找个好工作、挣很多钱,那为什么要上学,孩子大了直接送技校学技术,或者直接去社会打工,几十年下来挣的钱绝对比谁都多,现在许多农村的人家不就是这样吗?自从我上大学到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人和我讨论这个问题,然后我每次都这样反问他们。在我看来,他们倒是未尝没有过这样的打算,只是碍于面子而已。在中国,面子永远是第一位的,上大学也是图个面子,上北大清华最有面子,一本比二本有面子,二本比专科有面子。吊诡的是,最有面子的北大清华毕业生,将来在社会上倒并不比专科毕业的学生好到哪里,专科的学生至少学到了一门手艺,能保住自己的饭碗,可是你名校毕业生却什么都不会。所以说现在技校风刮遍全国,甚至国家都鼓励高中生毕业可以直接选择学一门手艺,大学的地位在中国其实越来越低。如果你非要问我,“你大学学的这些有什么用,能找到什么工作?”我只能回答你,“它对找工作一点用都没有。”但是,我可以明确地回答你,这四年的学习能换来我一生的幸福。上技校的也好、学手艺的也好、辍学不上打工到现在当老板的也好,这些人,你们敢保证你们的一生过得幸福吗?难道挣很多钱就是幸福吗?我们赚钱到底是为了什么?幸福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非上大学不可解决。
金钱绝对不等于幸福,金钱只是生存的基本保障,它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但绝对不是充分条件,那些把大学当成技校的、把知识看得一文不值的人,真真以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我只能说是鼠目寸光。那么,什么是幸福?我是学中文系的,曾经在西方文学课上,老师讲过一本小说,法国人司汤达写的《红与黑》,读完这本小说,我敢说我赚不到钱,但是我知道了什么是幸福。主人公于连就是现实中那些鼠目寸光的人的代表,他一辈子就是在追求权力、地位和荣誉,为了这些,他不惜抛弃一切,甚至是爱情,他想当然地以为得到了人的尊敬、爬上上层的社会,就是幸福。然而,当他不择手段,得到这一切的时候,一封告密信使他从天堂坠入了地狱,吊诡的是,当他在牢房里度过他最后的三天日子的时候,他一生都在追求的幸福却在不经意间降临了,而这种幸福不是权力带给他的,也不是金钱带给他的,而是良心上的安心,和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于连的糊涂,正代表了我们现在的大多数,我们追名逐利、企图飞黄腾达,或者为了金钱而不择手段,难道真的可以带给我们幸福吗?我看未必。悲哀的是,大多数人根本意识不到这一点,所以《红与黑》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句题词:献给少数幸福的人。谁是少数幸福的人,司汤达形容他自己说:“生活在巴黎,年金一百路易,读书写字。”这是一个读书人的幸福,没有什么像其他人说的那样,有多少钱挣多少钱,或者爬上权力的顶峰,接受万人的膜拜。波德莱尔赞赏司汤达的这句话:“有才智的人应该获得他绝对必须的东西,才能不依赖任何人(司汤达的时代,是一年六千法郎的收入);然而,如果这种保证已经获得,他还把时间用在增加财富上,那他就是一个可怜虫。”现在的我们,又有多少可怜虫呢?
幸福的前提就是,你要了解你自己,你想要什么生活。认识自我、认识整个人生和世界,这就是我前面说过的大学的意义,这些东西,总而概之,就是——真理。
至此,我也终于明白了追求真理的意义,再回到最初的那个结论:一切知识其实都是一回事,他们无非是对自己的负责。学习就是在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幸福生活负责。
这就是我为什么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来研究那些所谓的没有用的东西的原因。我读唐诗宋词、孔孟老庄、莎士比亚,我是在对我自己负责,通过阅读他们,能解决我的许多困惑,使我更加幸福,而这些幸福,金钱买不到。真理是无价的。
在我的书桌上方,贴着一张纸条,上面是胡适先生的一句话: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每次我抬起头总能看到它,大学四年,我一直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很幸运,因为我认为在这四年我做了最应该做的事情,以后生活的脚步会越来越快,读书和思考的时间也会越来越少,像这样宝贵的四年绝对不可能再次出现了,但是我悟道了大学的真谛,我敢自信地说:我是幸福的。
作于2018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