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概论(四)(生命观)

(生命观) 生命是具有生长发育活力,并按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过程。“生、长、壮、老、已”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探索生命的规律对中医养生学有深远的意义。

   1、生命的起源

   中医认为,人的生命来源归根到底是由自然界的天地之气相合而成。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皇帝内经》之中不乏其述,《素问.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这是说人类生命的起源,是源于天地日月,其中主要是太阳的火和地球的水;是说人类还要适应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才能发育成长。生命何时何处特别是怎样起源的问题,是现代科学尚未解决的重大课题,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历史上对这个问题也存在多种臆测和假说,并有很多争议。中医对生命观的认识是吸纳了道家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成形的。中医对生命的起源观和现代化学起源观相吻合。

   2、生命的运动形式

   《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聚则为生,散则为死。”《素问》进一步指出,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即生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活着的人体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人体。在预防疾病方面,同样要保持人体气机升降正常,才能防御邪气侵犯,免生疾病。

   3、生命的生长和衰老

   人之所以有生命,在于构成人体的“气”具有生命力。人体生命力的强弱,生命的寿夭就在于元气的盛衰。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的化气与成形的过程,即有机体同外界进行不断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化气和成形是生命本质中自身的矛盾,两个对立面是不断斗争的,又是统一的;任何一方的太过和不及都会导致另一方受损。但两者又结合于生命的统一体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阳气化为阴精,阴精又化为阳气,否则“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生命的维持还依赖于神的健康,《灵枢.天年》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可见,神的得失关系到生命的存亡。从人体来说,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包括精神意识,运动,知觉在内,以精血为物质基础,是气血阴阳对立两个反面共同作用的产物。

   综上所述,人体的生命活动是以体内脏腑的阴阳气血的活动为依据的。脏腑阴阳气血平衡,人体才会健康无病,不易得病,寿命才得以延长。这就是《素问.生气通天论》之中:“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的理论。

加微信:beiw77

入群了解和学习更多的养生健康知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887评论 0 33
  • 今天是星期天,大孩子在家里复习的,小的在阅读妹妹的红雨鞋,看着他们各自在忙也高兴,想让他们都玩会休息一会...
    郝鸿涛妈妈阅读 182评论 0 1
  • 第二次更新 由于本狼疏忽,只放置了所用主题的地址,未放置该主题所使用的“webstack开源项目”的地址。现已在关...
    逊狼阅读 253评论 0 0
  • 今天陪孩子在辅导班上课,老师的认真负责让我很感动。孩子的努力认真让我很欣慰。孩子在做题过程中的一点点失误,在老师温...
    sandm梦魇阅读 129评论 0 1
  • 初生牛犊不怕虎,越高调,摔得越严重,总有一天经历会让你明白社会的现实和残酷。 那年我18岁,步入了职场,发觉一切都...
    陌路人_lzz阅读 1,292评论 1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