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玉丽,两女儿宝妈(大宝31个月,二宝85天),从事教育行业6年,专注妈妈成长。这是我每天一篇文章的第253篇,我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为了记录孩子和自己的成长,努力打造最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为更多妈妈赋能。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个比较自信的人,总是不遗余力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分享我的成长与收获。
并且觉得一件事情只要我想做好,那就可以,比如说出方案、上课等等。但直到最近,当我从一个几个月就全身心扑在带娃上的妈妈,到重新投入工作,并且真正当一个决策者的时候,我是忐忑的和没有底气的。
这让我看到,我一直以来认为的自信,只是因为我一直在做着相对擅长的事情,我的自信只表现在相对擅长的事情上。
意识到这一点时,我就在想在擅长事情上的自信是如何建立的?不用说擅长的事情,也是因为多做和刻意练习的结果。
比如说在写作上,我一直比较自信,那是因为我从小就被激发出了对于写作的热情,在后来的求学过程里,多次被老师表扬,毕业工作后也基本是每次跟文字有关的东西,大家都让我做。
我在写作上的自信,是在这样一次次的写中积累起来的,绝不是凭空就有的。想明白这一点,我突然就豁然开朗:面对一项新的、不擅长的工作,忐忑和不自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每个人都会经历。
但厉害的人,面对挑战,绝不会因为忐忑和不自信而退缩、放弃,他们会努力把本来不擅长的事情变成自己擅长的事情,一旦擅长了那么自信就会建立了。
因为擅长,所以自信。但是擅长并不是天生的,没人生下来就一定擅长什么,而是不断练习、刻意积累的结果。
所以,当我们感觉到自己不够自信时,不要陷入不自信的漩涡里踌躇不前、反复纠结,这样我们慢慢就会被“我不行,我做不好”这样的声音所打败。
不够自信时,我们应该不想那么多,多去做就好了,因为想也想不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和方法。只有做了才会知道,做了就会慢慢积累经验,找到越来越有效的方法,然后才能越来越擅长。
跳出来看问题,我们就能看到建立自信的本质:那就是不断的去做、去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