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人生就像是一列开往釜山的列车,前方是目的地光明,灾难便是生活的不可控制因素。面对死亡、灾难,恐惧与求生的念头是必有的,而求生时的做法却是不可控制的,如果是你,你会成为他们中的哪一个?细思极恐,我们大概便可能成为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吧。
《釜山行》在丧尸的外衣下是年度最感人的催泪大片,这部影片催动了大家的所有泪点,更让人在惊悚与震撼中对人性思索和感悟。有对工作的尽职尽责,有对陌生人的无私搭救,有亲情的无畏渗透,更有人性在恐惧下恶的次次表露。面临死亡时众生百相赤裸裸的恶亦或无私的爱都是人性最原始展现。
孩子是最单纯善良的的,在遭遇危难时,还主动将座位让给老奶奶,爸爸说:“现在不谦让也是可以的,这时候自己最重要。”孩子却想到了自己的奶奶每天也是膝盖疼,她想大概自己这么做,有一天别人也会这样善待自己的奶奶吧。作为一个小孩子都能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作为成年人却要对此谈条件,成人也许会有自保心理,以自己为前提而孩子却是单纯的,没有人情世故,不懂自私,这便是以孩子的视角呼吁人性本真善的回归。父亲只顾自己带着孩子走安全通道,却不管别人的死活,当孩子知道后,没有无知的走下去,而是想要去通知其他人,爸爸阻止她:“不要管别人,现在只能各自逃命。”孩子给出了有力的反驳:“你就是总想着自己,妈妈才会离开我们。”从孩子与父亲的俩次对话中,孩子的无畏善良与父亲自私世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孩子心中将所有人看做是平等的,她想尽自己微薄之力保护每一个人,作为成年人因为人生阅历丰富,往往价值观是非观善恶观都因此有了利益条件。所以借此向成年人们呼唤爱,呼吁善的本性。
圣京是电影中的善良标杆,她从一开始就让丈夫救人,后来自己救乞丐,就小孩,救老人……她是是一个即将成为母亲的人,她用母爱般的宽容帮助每个急需帮助的人。胖叔与他的妻子同样作为善的代表,夫妇俩不惧困难,不畏生死对别人伸出援助之手。当列车到达所谓安全区域时,幸存者走出车站却发现安排在车站的军队早已被感染,丧尸蜂拥而上,所有人都仓皇逃命,在男主被扑倒时,胖叔并没有因为之前男主把他们拒之门外差点儿丢了性命而抛弃他,义无反顾的救了男主和他的孩子,让我们看到宽容的人性光辉。胖叔与他的妻子即使被恶意对待,也没有与世俗同流合污,以冷漠回应他人。也许是即将要做父母的人,对孩子的万分期待转化成了对世界的感恩,他们以温情对待世界也希望被世界以温暖相报。胖叔被咬之后,仍坚持抵住门,在自己尚且清醒的时候安排好家人,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一个爱妻子的人,一个期待孩子的好父亲,他用自己的死换取了他人的生。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人被来自他人的恶意伤害,有人因此止住了帮助他人的步伐,徘徊犹豫在帮不帮的思索中。扶不扶事件一度愈演愈烈,本是做好事却被老人反讹,做好事不仅没有被赞赏却反遭攻击,多么令人心寒。洛阳超市门口一个超市门口,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正弯腰捡菜,老人起身时,脚下一滑,直接从台阶上摔了下来,看到有人摔倒,一小伙子急忙上前搀扶老人,没想到,老人突然冒出一句:“你为啥害我”,听了这句话小伙子明显一愣,但还是从地上捡起一块纸板垫着,先让老人坐下。即使有目击者向老太太解释不是小伙子推的,老太太还是一个劲儿地说自己腰疼头疼。热心肠做好事频频遭遇尴尬,自己不但没有回报,反而还需为自己的爱心埋单,如何不让好心人再度心寒是社会制度与法律应该给予的保障。让好心肠不再尴尬,让温情伴随你我他。即使让人心寒的事件频频发生,难道我们就要用冷漠对待这类事件吗?春晚小品《扶不扶》有一句令人百感震撼的话,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有人因此支招说可以在做好事之前拍个照片用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但如果真的这样做的话,仍旧是让人心寒的。救人是等不及的,紧急情况下是先拍照还是救人?如此冰冷的方式必然是不可作为万全之策的。《圣经》中写到:原罪与堕落,牺牲与救赎,胜利与永生须用爱来战胜。所以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以善良来对待他人,让别人的帮助不再尴尬也是我们应该谨记的。
乞丐作为电影中的弱者,一直小心翼翼地寻找可以生存的机会,他是一个被关爱被拯救的对象,虽然他弱小,但他有一颗强大的有良知的人,最后面临生死抉择时他勇敢的选择了舍生取义,挡住了危险,从一个被救者变成了一个施救者。即使我们的力量微弱渺茫,也不能成为自私的理由,也许那一点点的力量就会成为他人的希望,挽救他人。我们不能做一个只懂索取而不知回报的人,懂得回馈才是获得爱的方式。在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身上我们看到知恩图报舍己为人的人性光辉,让我们有了些许的慰藉与感恩。
常务作为恶的代表是大家最深恶痛绝的对象,他从头至尾扮演了一个只顾自己生命,为了生可以不择手段,甚至不惜牺牲他人的角色,常务为了保命信口雌黄说男主被感染怂恿车上的其他乘客把救过自己的人拒之门外,拼尽全力抵住门,最终葬送了一车厢的生命。之后他为了逃生将列车员诱骗出去挡住丧尸,在奔向另一班车的时候将珍熙推向丧尸,善良的火车司机为了下车救他也被咬死。在绝境中,为了逃生,抛弃道德底线,无所不用其极,一次次用他人的生命为自己的逃生铺路,人性的阴暗与丑恶在他身上集中放大赤裸裸的呈现在观众面前,死亡是对他的惩罚也是对他最好的安排。对于那些随波逐流的冷漠乘客,他们所有的慷慨激昂并没有拿来共同对敌,而是将矛头指向自己人,花光所有力气用来对抗好人。作为吃瓜群众,即使没有雪中送炭的大义也不能落井下石,助纣为虐,用自私把他人逼到死亡绝境。只有在排斥自己人时,才有了不怕死的劲头,死亡最终剥去了他们虚伪的道德卫衣,把他们的狰狞面目暴露在空气中。《泰坦尼克号》一部史诗级灾难爱情片,其中有很多发人深省的场景,当船顷刻倾斜并断裂的时,无数生命被献给大海,在危难来临之际大多数人遵守制度,将妻子儿女送上希望之船后自己留在了泰坦尼克号上,有无私者就会有自私者,卡尔靠着一位小女孩登上救身船,一个男人用钱买通船员登上妇女儿童优先的船,他们在危难时刻没有担起一个男人的责任。为了存活有人将别人的头往水里溺,自己靠此浮在海上,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本还可以乘坐的救身船人们却不愿去救客轮上众多的患难者。
“躲过了三节车厢的丧尸,却输给了一节车厢的人心”是最令人发人深省的,最可怕的并不是丧尸,丧尸在黑暗中是看不到人的,也是有弱点的可以被战胜的。而人心却是不可捉摸的,不可控制的,失去了道德与良知的心的人才是最可怕的。
文/陈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