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不清楚?原因可能在这

午饭时,丹姐聊到,她一个下属给她发了条近一千字的信息,她翻看了半天才看懂原来是想申请晋级。她说,这孩子工作是认真,但话说不清楚,还是得再磨练磨练。

语言表达逻辑混乱,让人抓不到重点,甚至听起来很辛苦,这样的沟通往往是失败的,沟通的目标也难以达成。这与写作同理,一篇结构混乱、逻辑不清的文章,很难让读者有阅读的兴趣。

很多人认为自己工作并不涉及写作,也就不再了解什么行文结构,其实,我们每一次语言表达,都是一次“写作”。你想要对方准确接收到你所表达的内容,给你满意的回应,就得先确保自己“写作”的结构足够清晰。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提到,写作的行文结构有五个原则:

1.先写总结,开门见山

当我们的写作意图是解释或告知时,应该把总结部分放在开头,然后再运用细节作为支撑。

2.分解主题,学会引导

将主题分解成二到四个主要部分,然后先使用引导句引出,再分别详细阐述这二到四个观点。

3.使用转折词,保持文章的连贯性

观点有了,结构搭好了,每个句子、每个段落,还要注意衔接性。用转折词提示读者写作方向,保持每个部分连贯性。

比如表示转折的词有:然后、但是,作用对比、举例、接续和总结。表示说明的词有:首先、其次、比如、例如、正如等。表示总结的词有:总之,最后,因而,所以,故,因此,结果等。

4.观点的顺序要安排得当

在写作中,通常是希望最重要的观点最先被人看到。因此,不同的行文结构有相应的顺序规律,在时间结构中,先讨论最早发生的事件,然后按照时间推进;在比较结构中,先谈最重要的观点;在线性结构中,按照顺序从第一开始,以最后一项结束;在因果结构中,通常先确定并讨论原因,然后才是结果;范围结构和评价结构的阐述顺序则可自由安排。

5.整合相似的主题,先结束一个,再讨论下一个

我们在写作时,要把相同的观点和细节组合在一起,一件事说完了,再说另外一件事,有始有终,有观点、有结论,呈现给读者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样逻辑就不会显得很混乱。

如果这位想申请晋级的同事,对写作的结构有一定认知,就能明白信息接受者的思维,更愿意结论先行,以上统下,能先看明白你想做什么,再去看你想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因为,这样方便边往后看边判断你的理由是否能支持你的结论,等看完,也就有“同意”或"不同意“的结果。

同时,如果她在陈述理由时,能做到层层递进,足以让上司信服,晋级申请恐怕很难不成功。

E.B.怀特说,当你说一件事情的时候,确保你说清楚了。如此,你言说的机会才合理。

写作的行文结构,其实也是我们语言表达的逻辑结构,遵循合理结构的五个原则,确保有效沟通,方能收获到满意的结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