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东门外老孙家饭庄四楼,有一座西部清真饮食文化博物馆,集中展示了以老孙家牛羊肉泡馍为代表的百年老字号文化、清真饮食文化、伊斯兰文化和关中风情文化。到西安,看兵马俑,吃牛羊肉泡馍——
2023年7月5日傍晚,我在西安市区内散步,路过东门外的时候,来到这里的老孙家。大楼位于东关正街78号,也被称为“中国西部民族饮食苑”,融餐饮、客房、娱乐、商务于一体,面积一万余平方米,供应形式多种多样,集百年清真饮食精华,荟萃西部清真之美味。
进入大楼,乘坐电梯,直奔四楼,整个一层都是博物馆。走进展厅,中间是伊斯兰文化风格的厅堂,摆放着一件龙凤纹青花瓷大碗,背后是介绍默罕默德圣人生平的文字。环绕展厅一圈儿,分为十二个不同的区域,包括图片展区、泥塑展区、文物展区、泡馍场景雕塑展区等。
西安老孙家饭庄始创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经营具有浓郁西部特色的牛羊肉泡馍、清真大菜和民族风味小吃而驰名海内外。最初,老孙家饭庄位于西安城内东大街端履门十字东南角的繁华地段,专营牛羊肉泡馍,只有八九名员工。
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老孙家饭庄成为国有企业。1974年,营业房年久失修,被迫停业十四年。1987年,在老店旧址,建三层小楼,重新开始营业。2010年,在“文化饮食”理念的指引之下,老孙家东关正街旗舰店盛大开业。
这里陈列着民间艺术大师王泰来和张维宁制作的“清真饮食一条街”面塑砖雕沙盘模型,长5米,宽1.2米。它以人头攒动的街头为背景,反映清末民初西安小吃的繁荣,点缀着走街串巷的小商贩、制作美食的店家、招呼客人的堂倌、品尝美食的市民,好像“清明上河图”一样。
另外,还有一组民间美术家仇一凡制作的“坊上风情”泥塑作品。场面壮观宏大,人物栩栩如生,再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安回民街的繁华,以及回坊人在这片乐土上性格豪放的生活画面。
老孙家饭庄的牛羊肉泡馍被誉为“天下第一碗”,料重汤鲜,肉烂味醇,馍筋光滑,香气四溢。民国时期,当时的军政要员和社会名流都是这里的常客。据说,在西安事变期间,张学良和杨虎城还用老孙家牛羊肉泡馍招待过被羁押的蒋介石。
相传,牛羊肉泡由西周时期用于祭祀的“牛羊羹”演化而来。当时,祭祀结束以后,将“牛羊羹”分给诸侯。如今,牛羊肉泡馍已经成为陕西的一张名片,招待远客,深受好评。它以牛羊肉汤和煮好的肉与掰碎的饦饦馍烹制而成,可以分为煮肉、烙馍和烹制三道工序。
在博物馆展览的结尾处,展示了老孙家牛羊肉泡馍的制作原料、厨具、餐具等物品,表现出老孙家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变迁留下的珍贵印记。
老孙家饭庄煮制牛羊肉原汤选用的都是上等调味品,乃早期经过“丝绸之路”从西域传入的“十大样”和“六小样”。这十六种调料各有其用,有提味的,有增香的,有除膻的,有放香的。
这里收集到老孙家饭庄不同时期盛放牛羊肉泡馍的大老碗,包括清末民初粗瓷青花老碗、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白釉粗瓷老碗和七十年代以后的白釉细瓷老碗等,体型从大到小,质地从粗到细。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到制作牛羊肉泡馍的切肉刀、晾肉板、肉钩、手勺、炒瓢等厨房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