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可不可惜?

今天想写的这个小记录其实已经过去接近一周了,是当时语文课上学生十分打动我的一个回答——那一天上的是《伯牙鼓琴》,这个故事大部分人也都知道,讲的伯牙和锺子期是知音,两个人高山流水,惺惺相惜…

其中我问到有一个问题:“锺子期死后,伯牙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他作为有名的乐圣,你们觉得可惜吗?”我预想的答案是学生会说不可惜;接着我会问“为什么觉得不可惜”;他们答“因为他们两个是知音,彼此都懂对方心里想的,知音难觅,所以当世上没有知音的时候,宁愿不弹琴,也自然不会觉得可惜。”

刚提问完,一阵整齐的声音冒出来——“可惜!”当时我是有一点点震惊的,没想到这么整齐。我问他们为什么觉得可惜,孩子们就说:“这一个知音没有了,世上那么多人,肯定还会有下一个知音的,说不定能更懂他的琴。但是他这样一身的才艺,就此再也不弹琴了,大好的才华没有得以施展,为了一个人,这样的做法太绝对了!太可惜了!

他们的想法也十分的有道理。后来我说:“这样的问题是开放性的,没有要求大家必须往哪一个方向答,有你自己的想法,能说清楚理由就可以了。”作为我个人,我是赞赏他们这一个答案的,我认为这一个思路更豁达、更积极。就像在看一处风景,由于站得远,眼界才开阔,看到的景色也才更美丽,美景也才更能疗愈我们的内心。他们有这样想法,也许今后在处理某些事情时也会更向上,更健康,更智慧!

你呢?你认为伯牙绝弦可不可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钟子期因病亡故,...
    张为_身心共治阅读 2,236评论 0 1
  •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
    凌尊阅读 672评论 1 12
  • 学情分析: 《伯牙鼓琴》是部编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文言文两则》的一篇课文。第七单元的专题是“艺术之美”,本单...
    河南张俊红阅读 25,116评论 0 8
  •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 2018.6.18 执教教师: ...
    可爱可文阅读 2,940评论 0 0
  • 鱼伯牙喜欢弹琴,可他并不出名。不出名并不是因为他的琴技不好,而是因为他弹出的音律千变万化,深奥奇幻,竟然无人能懂。...
    与寂寞干杯阅读 43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