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8年7月31日是【晓晖有话说】陪伴你的第五百七十七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人的短处】你说为什么文才为什么不能在真实世界兑现了?真正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文才太出众了。今日前往眉山采访,在三苏纪念馆停留了不久时间。又看到了苏家三父子的历史故事。贬官在宋朝好像是常事,苏轼从东京一路贬到了天涯海角的三亚,真的走了一个漫长的对角线。
苏轼的文章极好,里面渗透的道理也透彻,是明事理,会作文的文章大家,怎么会不容于当时的官场呢。
有人说,文才好的人,脾气一般都大,不愿意做极低的事情,初到官场,却是要求一切从基层做起,从一地鸡毛中熬到出位,苏轼没有这份耐心。
有人说,苏轼过于认道理,文章阅读多的人,大多活在了讲道理的书本之中,很难在讲求圆滑的官场中立足,加上他过于坚持自己认为的真理,不惜多次在党同伐异的朝廷中发声,自然被不同意见的当权者排斥。
这些原因可能都存在,但是我看着苏轼写的诗词,可能是他的文章思维也有原因。写多了文章的人,会写文章的人,一直能持续写文章的人,都会倾向认为文章的好坏能控制,用时间去修改,去完善结构,总能尽全力完成一篇尽美的文章,而完成以后好像这些文章都有了生命力,不能再次修改。这是文章思维,是不是和现在流行的工程师思维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