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
今天下午去听通往哈佛之路讲座。都知道名校要什么样的娃,问题是怎么培养出那样的娃。
娃可以回炉吗?
故事二
朋友刚发圈,"吃什么不重要, 暖鱼难得临幸老妈, 让老妈有机会请她吃饭--很珍贵!"
"什么时候都混到这份上了..."。我的感慨
"你们家的好点?"朋友问。显然没注意到那个"都"字
上周五,领导说晚上别做饭了,出去吃吧。
儿子一进门,"晚上吃啥?"
"没做饭,一起出去吃吧。"
"不想去。"
手忙脚乱开始准备...
故事三
昨天心血来潮,给南边的一个农场打了个电话。栗子果然已经熟了。柜台上还有10磅。让他们先给我留着,马上飞奔而去。
吃货的心情你们不懂。那里就一颗栗子树,产量有限,味道很香,供不应求。
农场主要出产蔬菜。正是收获季节,肥嫩嫩的豆角,茄子,橄榄菜,西红柿很是诱人。
也许是天热,采摘的人不多。拎着塑料桶刚到西红柿垄上,一个阿拉伯胖大妈对我招招手,"你能不能帮我把这两桶西红柿拎回店里?别担心,你帮我拎,我帮你摘。"似乎看出我的一丝犹豫,她连忙说:"我摘的很快的。保证都是没疤痕的。"
我倒不是不愿帮忙,只是我也不比她瘦多少,肯定还比她大...
等我三步一歇地帮她把两大桶西红柿拎回店里再回到地头,我的桶里果然满了。
离开的时候,又来了两家老中,几个六七岁的孩子蹦蹦跳跳地消失在田间。
上次带儿子来这里采摘,也是他们这个年龄...
十来年前,和几个朋友一道坐游轮去加勒比海。其中一个朋友的儿子那时候十年级,嘴唇上刚长出胡子。
朋友这样描述他和儿子的互动:
"你跟他不管说什么,他的第一反应永远是No!回头如果他心情好,他会再问你,你刚才说什么?"
当时听了哈哈大笑。现在还记得,只是再也笑不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