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我还没有来得及读完,可是,我有太多想要说出来。
我几乎要错过这本书,看了关于这本书的众多书评,我以为这又是一本把说教隐藏在故事里的拙劣的作品。这类作品就像小孩子玩的幼稚把戏,欲盖弥彰,让人一眼看穿作者的企图。最初促使我点开这本书只是因为微信读书有相关推荐,而且可以部分章节阅读免费,而我恰恰想读点什么,在我的微信书架里有太多这样的书有的点开看看也有的还没有来得及点开,只是摆在那里,彰显我的贪欲。
最初几页的介绍冗长,琐碎,最醒目的是一个少女的死亡,这不足以给我以触动,毕竟只是小说家设计的情节而已,我一开始甚至没有弄清楚死去的女孩和她的母亲都叫什么名字,一直看到母亲玛丽琳和父亲詹姆斯谈恋爱,我才彻底将母女两个分开。而中间部分我又不断跟随玛丽琳的回忆回到她的痛苦中,包括没有得到母亲认可的婚姻,包括那段任性的出走,还有父亲詹姆斯,他的回忆也不太愉快,只是他埋藏得更深,深到自己以为自己已经放下了,其实某个相似的场景一下子就能让他陷入不可自拔的曾经,他不敢面对,所以选择转嫁或逃避,变成愤怒转嫁给儿子,或者逃避到情人的寓所……我看着觉得心里一股冷意,不正常的父母,还有父母的父母,能造就一个怎样的家庭呢?他们的孩子会正常吗?
当然不会。母亲的出走开启了魔咒,从此,父亲詹姆斯再一次加深了内在的敏感和自卑,他无暇也无力去顾及弱小的孩子们,不知道这一刻命运的阴云已经覆盖在了每个人的头上,他以为他是世界上最悲惨的人,忘记了孩子忘记了责任。
妻子终于回来了,但是因为自己吗?詹姆斯没有这个自信。是因为孩子们吗?因为对孩子们对这个家庭的爱吗?母亲玛丽琳也没有自信。她是被肚子里的孩子逼回来的,因为这个意外让她阵脚大乱让她心灰意冷,不是释然,而是无奈。
那么,孩子们,会因为母亲的回归希望这件事吗?儿子内斯在母亲出走期间找到了逃避的方式——这做法像极了他的父亲——他沉湎于航天知识中暂时忘了现实的痛苦,可是又因为同样痛苦的父亲对他打嚷并砸碎了电视机,给他留下了更深的阴影。母亲回来,他期待有所改善,他想和母亲谈谈自己,想让母亲看到自己,可是母亲的眼里却只有女儿。家庭的焦点、宠儿——女儿莉迪亚——她快乐吗?不。她把恐惧埋藏,也把自己忘却了,她活成了母亲想要的样子,这样说并不准确,她曾经想要努力活成母亲想要的样子,可是,最后她没有成功。她害怕母亲的失望带来再一次失去母亲的可怕后果,所以她选择隐瞒。而且,因为忘却了自己,迎合他人成了她生命里最更重要的部分,除了母亲,她也迎合父亲,假装自己有许多朋友,假装自己很喜欢家人送的礼物。谎言充斥着这个少女的生活,小到房顶上为哥哥内斯掩盖的鞋印,大到偷偷离家和“坏孩子”杰克的交往。
内斯和莉迪亚这对苦命的兄妹,也是一场复杂的纠葛,为了争宠,哥哥内斯曾把妹妹莉迪亚推入湖中,最后时刻哥哥救起了妹妹,他惊讶于自己因妒忌做出这样可怕的事情,也愧疚妹妹如此容易就原谅了他,可是他不知道,妹妹在掉入湖中的一刻,没有恐惧而是解脱。正是这种快感驱使她选择了结束生命的方式。莉迪亚对哥哥的感情又何尝不复杂,她和哥哥争夺父母的注意力——看谁乖,或者看谁不乖,可是她又依赖她的哥哥,在她孤独的生活里哥哥是她唯一的伴儿,有一个和自己一样孤单的人作伴总会让孤独不那么可怕。所以她偷偷藏起哥哥的哈佛录取通知,当哥哥生气不理她她会去寻找他的原谅,可是,当内斯的离开成为一个事实之后分离的焦虑攫住了她,她害怕又无奈,还有感到被抛弃的愤怒,驱使她去做一些足以激怒内斯的事情,比如去接近杰克。
除去这四个纠缠在一起的人,我还要说的就是汉娜——母亲玛丽琳怀的第三个孩子,汉斯让母亲又回到了这个相爱相杀的家庭,不知道玛丽琳对汉娜的忽视有没有宣泄自己愤怒的因素,也许,她心底里会抱怨是汉娜毁了她好不容易开始的新生活吧!不过,纵然没有汉娜,我也很怀疑玛丽琳开始新生活的能力。现在,说说汉娜吧,在这个家庭里,她如同一个隐形人,没有人注意她,大家都太忙了,活在自己的痛苦里自顾不暇。她其实就是作者提供给我们的一双审视这家庭眼睛,还有耳朵……我记得书评中说这个无人问津的孩子因祸得福得以正常成长,我还没有看完全书,但这点颇为怀疑。也许,作者想给我们一个光明的结尾吧,就像鲁迅在坟头添设的花环,在一个如此的家庭里倍受忽视的长大,我不相信汉娜能够正常。
我也会安慰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原生家庭带来的烙印,而有句话怎么说呢?“大家都有病”,所以,虽然不会每个家庭都发生莉迪亚自杀这样的极端事件,但我们哪个人又能说自己就完全正常呢?不正常的人们在这世界上组成一个又一个家庭,相互依偎着取暖,相互搀扶着前行,相爱,又相杀,真悲壮。
大家都如此,便只能如此吗?纵然是魔咒,我也还是希望能找到解除的方法,让相爱的人不要再相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