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久不来简书,页面改了很多,看文章已经不知道从哪里看起。
首页看到了很多的文章,基本上都是如何写作,如何运营公号,如何实现稿费自由。点击进去一看,不客气的说,大部分都是什么训练营的软广,除了鸡血,就是贩卖焦虑。然后一大批想通过写作成名的人成了韭菜,被一轮又一轮地收割。
我曾经焦虑过。在最焦虑的2017年,我来到了简书。目的很明确,我也想在这里找到可以赏识自己的伯乐。还花了精力去做公众号。最终我发现,不论在哪里,想要高的曝光率和点击率,除了跟风追热点写明星八卦以外,写点文学性强的东西根本没有人看。这里就得考虑到你自己的定位,是为了稿费写还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写。跟风追热点很容易翻车,典型的就是薛之谦,复婚的时候自媒体大小号各种吹,然后没过了两天另一个女人李雨桐扔了各种实锤出来,坐实他渣男的事实。
我还去了几个招自媒体岗位的公司面试,我印象很深刻,当时面试的人对我说:“你写不出我们想要的东西,但是如果你愿意来,我们愿意给你一个机会。”当时很的挫败感,面试的人可能连八百字的作文都写得很艰难,他来说我不会写。为了那口气,我没有去,我依旧做一个散漫的个体户。两年过去了,我去面试的两家公司都没有做出他们想要的公众号。
还通过简书加了几个写作群,最后发现自己不过是等待收割的韭菜而已。
最让我幻灭的,是得知某个公号,被扒皮文章通过抄袭、洗稿赚取一波又一波的点击量。我知道凭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日更公众号很难,但再难我也不去做这种昩着良心赚钱的事。通过这一次事件,自己彻底地静下心来。与其焦虑,不如好好静下心来,写自己想写的东西。
静下心来之后,发现可写的东西其实很多。不追求速度,不考虑能不能发,写好之后再反复修改,直到自己认为可以了,去投了本地报纸副刊邮箱。等了将近一个月没有消息,以为又没戏了,当时我想,没戏也不影响我继续写。谁知过了两天,在报纸上看到自己的文章印成了铅字,别提多高兴了。那天一口气买了五份报纸。
从此之后,我的文章陆陆续续都能发表了,产量不多,副刊稿费也不是太高,但这已经是支撑自己写下去的动力。只要是用了诚意写出来的文章,都能发。
在这期间,我写完了自己人生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这次写作用了三年。文章里要改的地方很多。写得多了的好处,是知道自己哪里有不足,哪里需要修改。
以前我就说过,写作这种事情,并不是上了几个小时的网课就能写得出来的。即使是有天赋的人,也不是一天就能写得出惊人的文章。靠写作吃饭,背后是长时间大量的积累和坚持。积累既有知识面的,也有生活上的,而坚持不用说,就是不停地写。
每个人的才华都需要好好珍惜和利用,过于急躁地被利益捆绑,最终就是江郎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