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1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
多数老师都深知阅读对于自己,对于学生都极为重要,但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多文本文阅读教学,是有难度的,可能我们会在文本整合上有诸多困惑,相信大家能在吴玉华主任分享的讲座中找到答案。
今天上午在鹤壁市淇滨小学参加了2020河南省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实验学校建设鹤壁市推进会。推进会在鹤壁市孙永生主任的主持下拉开序幕,鹤壁市教研室扈文杰主任做了平实生动地讲话,对鹤壁市14所获得省多文本阅读实践研究实验学校进行了授牌,仪式简朴又隆重。接下来河南省小语大咖吴玉华主任两个多小时的分享,全场老师全情投入,专注认真地聆听了精彩的分享,收获满满。
吴主任开讲前对我们家乡鹤壁宜人的秋色极尽赞美,她由街道的整洁有序,引到我们每个人通过阅读,可以使我们的精神世界纤尘不染。吴老师属于典型的气质美女,谈吐不俗,深入浅出地从三个方面为我们阐释了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活动的意义价值所在。
一、发展脉络
多文本阅读教学的发展脉络有五层:单元整组阅读教学;一篇带多篇;整本书阅读,一本带多本;主题阅读;书香校园。这五个层次中,能够看出多文本阅读教学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尤其是书香校园的建构,使我们走向了更为广阔的阅读天地。
(1)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
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派名师蒋军晶解释了群文的概念,就是在教学现场较短的单位时间内,要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台湾学者赵镜中说,学生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教学,但随着同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全文阅读教学活动,组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吴主任说,多文本阅读教学植根于实践,生长于实践,是教学智慧的集合和优化。
(2)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的几个问题
1.理解偏差——资料汇编,缺少对文本结构化的组合设计
2.概念混淆——议题、选文、组文
3.成果泛化——读本汇编质量不高,总结的经验无法推广
4.定位不准——多文本阅读与多文本阅读教学
吴主任说之所以培训在前,是为了统一思想,统一步调,集中方向搞研究。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教研室成立了多文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专家指导组,专家成员将会到各个实验学校进行研讨活动,支持学校的发展,成立专家组是为了监督指导各市县级实验学校规范有序的进行多文本阅读的教学。特别喜欢吴主任的一句话,她说实验学校是绿岛,我们要努力认真扎实地做好每一步,让多文本阅读教学,在这块儿绿岛上开出花儿来。
(3)多文本阅读关键词解读
我们的河南老乡西南大学于泽源教授说: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1.议题
议题是一组选文中所蕴含的可以供师生展开议论的话题。一组选文中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议题。议题是工具是可以议论的内容,它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
a.议题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确定议题的依据,议题为教学目标,服务完成一题的讨论,学习过程是完成教学任务,完成教学任务的质量决定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教学目标是在议题被思考,被讨论被解答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b.议题与主题
主题是指文艺作品中表现的中心思想,是作品思想内容的核心。议题要求学习者自主选择通过与他人合作,经历一番探究才可以形成的认识,并从实践的视角让所有人在差异中建立共识。
c.议题选择的依据
关注人物主题、关注作者、关注同一事物、关注同体裁文章、关注能力训练点…
课例:商丘市第五中学袁伟老师的《片段式结构的组合》
袁伟老师的课件只有五张,简洁清晰明了,他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个是快速阅读,自主学习,从内容切入,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第一个问题是阅读《温馨》,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哪些事?总结出事件以后,让学生从中发现反复手法的运用,这时候老师引入两篇文本进行阅读,这两首诗歌中深刻理解反复手法的运用。第二个环节是快速浏览小组合作,给出父亲的画面,让学生思考问题,作者是怎样把事件坠人起来的?袁伟老师的课例给了我们如何使用文本的启示:首先是可以不呈现整篇的文本,其次学用关联在一起,还有就是教师设计的学生活动多,让学生有阅读,有体验,有生成。
d.怎样确定议题
立足课标——对标、适度、恰当
立足教材——补充、延伸、拓展
立足学情——强化、查漏、聚焦
e.先确定议题还是选文
先确定议题,再搜集相关文本;
发现好的接入点,提炼出议题,根据议题补充文本;
先有了一组文本,从中找到关联性提炼出议题,再返回文本。
f.对文本在多维视角下的透彻解读
普通读者:文本要表达什么?
学生学情:适合放在哪个年段?
教师角度:是否可以提炼成具体的议题?
教研立场:议题是否符合文本核心,是否足以支撑教学的进程?
g.单议题与多议题
2.集体建构
集体建构就是不事先确定议题的答案,在充分发挥个人智慧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共享智慧,在智慧共享中逐步构建文本的意义,在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视野融合中形成共识。
3.共识
共识就是一群人对一种理解或者知识的共同认可。听懂不只是听见,它是从专业角度要求教师去了解孩子,熟悉教学。
寻求共识,并不是不要知识的准确性,而是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克服用自己的思想压制和取代学生思想的冲动,压制自己要告诉学生标准答案的冲动,虚心倾听来自学生的意见和智慧,然后通过不同意见之间的对比分析,和学生一起取得知识的认同。
4.围绕议题的阅读策略:比、对、读、议、整。
5.多文本阅读关键的能力:辨识与提取、评价与反思、比较与整合、应用与创意。
三、研究价值
1.学生系统化思维的培养
2.符合时代的信息化要求
3.现行单一阅读教学的突破
面对多文本阅读教学,我们教师应具有冷静理性的反思精神,在思维的碰撞中,聚焦、深入、挖掘中达成共识。读书是一门感悟人生的艺术,让阅读点亮课堂,让阅读如同呼吸一样自然。一起努力!
读四年级的儿子看到今天学习回来我领到的各年级的多文本阅读教材,读得津津有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