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这本书的契机其实很简单,单纯是微信读书推荐“神作”,之前只浅浅地知晓李光耀先生,对他为新加坡做出的伟大贡献深感敬佩,于是便想通过此书对了解了解李光耀先生。
本书是以采访的形式呈现,保留了记者的连环提问,并没有将之删去独留李光耀先生的回答,读起来很有代入感,就像是自己在不断向先生提问。
如果问我能从这本政治刊物中学到什么?在折服于先生的智慧与理性的同时,能明白各国外交工作的出发点都是基于维护本国利益,包装地再好也是如此。并且,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新加坡——领土之小、人口之少的弹丸之国,倚靠李光耀一代的领导班子抓住了时代洪流中的机会,荣列“亚洲四小龙”之一。一人挑起一国重担不可谓之不强大。这本书于2018年出版,其中许多远见卓识都在如今一一实现。
在谈论中国时,先生坦率地谈论了中国制度的两大缺陷:第一,没有治理制度,个人不服从领导人;第二,没有法治,是掌权的人在统治。但中国在今后会拥有与美国一样强大的声音,并在亚太地区起主导地位。中国地大物博和14亿人口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基础。值得一提的是,邓小平同志被先生认为是他的时代中最好的领导人。
而美国的优势在于每年引进成千上万不安于现状的移民,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成功。各个州的独立性赋予了州与州之间的竞争性,人才具有高度的流动性,没有人唯华盛顿或纽约马首是瞻,这与中国自古强调的中央强大则国强大有很大差异。而美国也面临的巨大挑战,教育资源不平等、阶级鸿沟愈大、金钱主义之上等都在消耗着国家的创造力。
欧盟由于在制度尚不完善的情况下扩张过猛,如今面临着欧元无法统一使用、福利社会和劳动力市场法律不切实的难题。当人们享受了福利带来的利益,一旦给出去了就很难收回,福利催生客户,难民政策带来难民,社会运转的负担也在加大。为什么欧洲国家能提供良好的福利政策而卖力工作的人毫无怨言呢?书中给出了答案,种族是决定融合的根本原因。领土小、民族相对单一使得国家有强烈的内部凝聚力、人民有更强烈的团结意识。
谈到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弊端,李光耀先生有着不同的见解,他认为这是可以容忍的,因为其中的利益大于成本,辅以约束性的措施就能达到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