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正为范 方为人师 任涛《陶行知教育文集》之“每天四问”读后感

  关于陶行知老先生的《每天四问》一文,我反复读了多遍,一遍有一遍的收获,每读一遍都有不同层次的感受,最后我的感受是此文意在教我们如何去成就自己高质量的人生,不只是在告诫学生如何去做,更是在告诫我们这些老师如何去做,我们如能“每日四问”,则可以去影响身边的人,影响自己的学生,才能教会他们全面发展。如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在两会上所言:“好的教育,应该是培养终生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给孩子们健全而优秀的人格赢得未来的幸福,造福国家社会。”我觉的陶老先生所提出的“每天四问”和唐校长所说的“好的教育”是完全相通的。读完此文,我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几个词:

  1、自律

  一天能做到自问自己的身体、学问、工作和品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这并不难,若能天天做到,则非常难。我想说的是要想达到老先生所言的“每天四问”,首先要有一个恒心,做到严格的自律,而且要扎实认真的去做。这么艰难的一件事,孩子们如何能扎实的做好呢?说到这里我认为,要想让身边的人做好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先做到自律,因为任何时候身教都是大于言传的,只有能严格自律“每天四问”的老师,才能教出“每天四问”的学生。每个人的人生经历都是不同的,发展轨迹也是不同的,所以每日反思自己的问题完全不同的,但是大家要养成的这种每日反思的习惯却是相同的,所以要做好这件事,贵在坚持,日日积累,时间长了,习惯自会成自然,效果也会呈现“水到渠成”之效。

 2、细微

  老先生虽是强调“每日四问”,我认为老先生的本意并不是要求我们每天必须都要在身体、学问、工作、和道德四个方面都要有所进步。这四个方面其实基本上涵盖了我们生活的全部,我个人理解是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只要把每个细微的环节都认真做好,你自会在某个方面有所进步,日日积累,必能取得一定的成绩与进步。

3、更新

  我们进行“每日四问”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让我们成长、进步,成长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呢?我认为成长就是不断更新自己的过程,通过自己在生活与工作之中的经历,不断的去发现自身的问题,然后再去寻求弥补纠正之方法,改正之后,你就在这个方面得到提升了。当然我们对于自己的更新是全方面的,我们教育学生要全面发展,其实和老先生的要求是相同的,只有从各个方面都去反思提升自己,你才算是在扎实的成长。因为大家都都明白,一个水杯装多少水是由杯壁的最低处决定的。比如你有很高的学问、出色的工作能力、高尚的品德,而没有健康的身体,你的人生价值将会大打折扣,其他三个方面很难得到完全的发挥。

  最后,我想说的是,我们现在的老师与陶老先生那个时代的老师相比,现在的老师确实难做一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对未来社会地位跌落的深层忧虑,转化为群体性教育忧虑,焦虑孩子们的明天。而我们老师能够做的,就是示范引领,全面关怀关心学生的成长,塑造他们善良的品行,努力造就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每天四问”更像是一种做事的态度,只有心怀这样的态度,我们和我们的学生才能在更好、更温暖的环境下成长。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