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从来就没有一个恒定的指标来衡量。富人未必过得幸福,穷人未必过得不幸福。幸福,说到底,就是一个人的感觉而已。只要自己觉得幸福,那就是幸福。
那如何感受到幸福呢?今天,我看了清华大学心理学彭凯平的讲座,他主导我们要用积极心理学的魅力去叩开幸福之门。积极心理学里面,提到积极情绪,也就是正面的情绪或者具有正面向上价值的情绪。积极情绪就是经历了内外、外在的刺激,正确地解决问题,达到某种成功与满意度,满足了个体的需求,并伴有随之而来的愉悦的心情与感受。
每天课间,我在年级组办公室休息,总会听到各种埋怨、抑郁、愤怒的聊天,负面情绪极多。尤其是班主任们的工作,繁琐且烦心,更是有太多的负面情绪,当然需要排解,吐槽也是发泄的一种。但是,从他们的表情和容颜来看,已经被这种负面情绪影响,缺乏该有的精神焕发。他们班级里稍有不顺心的事情,就会搅得自己内心波涛汹涌,难以平静。诸如,卫生没搞好,作业没完成,上课不听讲,都是负面情绪的触发器。
这样的工作状态,对于教师职业来说,他们毫无幸福感可言。如果要重塑职业幸福,让它变得美好,秘籍就是把积极情绪植入工作,严格区分工作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