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经理,你们新版本用上AI辅助开发了吧?效率提升300%的数据我可在行业白皮书里看到了!既然AI这么厉害,这次迭代费用得按原价七折算才合理啊。”——甲方张总发来这条语音时,我们团队刚通宵修复完AI自动生成的那堆漏洞百出的“智能代码”。
当“AI赋能”成为甲方的尚方宝剑,乙方的项目净值便开启了一场魔幻的贬值之旅。
效率神话:甲方嘴里的AI,乙方头上的刀
每个项目启动会都像一场AI传销现场:“ChatGPT能写需求文档了,原型设计Midjourney一键生成,Copilot自动补全代码...你们工作量至少减半吧?”甲方代表如数家珍地报着AI工具名,眼神里闪烁着压价成功的精光。至于AI需要人工标注的百万级训练数据?需要工程师反复调试的提示词工程?需要人工校验的30%错误率代码?这些“微不足道”的成本,在甲方的效率计算公式里自动归零。
价值蒸发:当技术突破变成砍价突破口
某金融系统升级项目,甲方突然甩出某AI编程工具宣传视频:“看!自动生成SQL语句多流畅!数据库模块开发费得重新评估吧?”全然不顾我们为保障金融级安全投入的二十人天审计校验。更讽刺的是,当团队用AI工具三天生成出漏洞百出的初版后,甲方看着崩溃的测试报告恍然大悟:“原来AI也不是万能的嘛...那修复费用包含在首付款里了吧?”
乙方困境:在AI神坛前跪着挣钱
拒绝AI?等于自认技术落后。拥抱AI?等着净值缩水。我们正陷入黑色幽默的囚徒困境:一边要堆人力驯服不成熟的AI工具,一边要接受甲方“都靠AI了还收这么多钱”的质询。某次被迫用AI生成方案被客户痛批“缺乏创意”时,我几乎脱口而出:“您砍掉80%创意预算那天,就该知道AI只能给您拼贴互联网垃圾。”
当AI报价单自动生成的那天,行业里开始流传恐怖预言:迟早会有AI工具能直接读取甲方需求文档,自动生成“符合市场最优竞争力”的骨折级报价单。到那时乙方连讨价还价的机会都将被算法剥夺——毕竟AI算出的成本,怎么能有“人类误差”呢?
技术本应推动行业升级,而今在某些甲方手中,AI却成了压榨乙方的数字化皮鞭。当创新沦为砍价的借口,当技术突破变成价值绞杀,这场以效率之名的狂欢,终将让整个产业在虚假繁荣中失血。
乙方们仍在等待甲方们顿悟的那天:AI真正替代的不是我们的专业价值,而是某些人心里那本早已过时的生意经——毕竟再智能的算法,也算不出人类合作的诚意与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