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有那么一个小镇,它褪去了以前的繁荣昌盛,静静的依偎在湘江边上,在长沙这个繁荣的都市外,少有的那份宁静与规整,被岁月淹没,却又被岁月念念不忘着。
靖港古镇,一个在长沙郊外望城区的角落里,靠着湘江边,以前以水运而得优势,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水运行业也变得萧条,渐渐的,没落于世间中。
搭车一路前往,因路途有些遥远,不觉有点落寞,看向外面的风景,也有些萧瑟。去古镇需要沿着湘江边走,有围江的护堤,把江水与陆地分开来。因这边属长沙郊外,四周有点荒芜,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感觉。路上还有些颠簸,毕竟不繁华的地方,政府对修路的关注也没那么强烈。开始想象着将要看到的古镇会是怎样的场景。
到达目的地,下车,看到古镇,有些惊呼,毕竟一路的荒芜,看到规整的古镇,也不得不感叹总算有人的感觉。还是挺好奇,在岁月的长河里,它是怎么留存至今的。
古镇的路上都铺好了石板砖,走在这样的路上,有种说不出来的安心。它不像泥路,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它又不像柏油路,太过平直让人刹不住脚;它又不像瓷砖路,易碎,又处处是“炸弹”。它有一种厚实感,让人走在路上很安心,它不适合开车,比较适合步行,就算下雨天,把泥泞冲刷后,走在路上,除了水花溅荡,再没有一丝污垢。
虽为古镇,但大部分都是翻新之作,但也不影响这份古韵犹存。
看到油纸伞,让我想起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踟躇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看着这首诗,不禁想,我在这么多巷子里,会不会也遇到一位结着愁怨的先生呢?说来也巧,遇是遇到的,不过没撑伞,只是在同一刻,我们举起了相机而已。本想等着他走掉再拍,但迟疑了一下,大概别人也在等着我走开吧。算了,拍下走了。
在古镇的记忆还是挺悠闲的,因为这边商业气息没那么严重。虽记忆悠闲,但当年手欠的我,却把所拍的照片毁的差不多了。以前以为能把照片拼凑起来是美好的,现在只想打脸,后悔莫及我的这些照片了。但能仅存几张拿得出手的,我也只能呵呵了。
古镇里的收藏很多,而且品种齐全,完好。见到了文革时期的布票,粮票,邮票,红卫兵袖章,红卫兵大旗等。
靖港民俗文物馆里,有以明清文物为主的,古代百姓喜庆,祭祀等大型活动中的常见物品,面具,佛像,花轿等。
锄禾源,里面放着一些耕田织布之类的农具,看着有点小时候的印象,现在机械化发展,这些就得长久封存了。
皮影艺术馆,也是在小时候的记忆里面,我只见过一次,但却印象深刻,还是挺怀念的。一个人,一张嘴,和皮影唱完一部戏,在以前没电视的年代,这算是难得的乐趣吧。
恐龙馆,不知道怎么组合起来的骨架,还有恐龙原型。毛泽东手迹展览馆,湘绣,到了表演时间,在古宅里面还有杂技表演。想要了解自己的姓氏,这里也有姓氏的历史渊源。有小桥流水人家,好不惬意。
陨石馆,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用石头做成的满汉全席,真的好大一桌,想不通当年真实的场景得多壮观,皇帝会请多少人来把它们消灭掉了?
说起吃,在古镇,最常见的特产就是木锤酥了,走几步就能遇到一家,这种酥糖比较酥脆甜腻,走在路上提提神不错,只是不能吃太多,因为太甜了。
靖港古镇内有内湖,之前说过,靖港这边以前是得水运优势才发展起来了,后来萧条了才沦落下去。因为水运,这边码头也有几个,一般说什么码头都感觉像大港口似的,这里的码头大概也如乌镇一样,镇与镇之间船运着什么,或者成了洗衣做饭的用水之地了吧,不是特别清楚了。
在古镇,很多慕名而来的人都是来看宏泰坊的,之前不知道是个多神秘的地方,后来才知道,这是长沙最后一个清代妓院了。在我的印象里,妓院应该就是古装电视剧里有钱人花天酒地的地方,我想跟酒吧差不多吧。
进到宏泰坊,有点阴森恐怖,因为里面都是蜡像,而且真实感也特别强烈,不过就是静止不动罢了,但灯光有点暗淡,在这样的房间穿梭着,还是有点襂得慌。
这些蜡像,有一些比较有名的青楼女子,苏小小,陈圆圆,李师师。每个蜡像旁都有简介,看着简介,都能感受到这些人落入青楼的无奈,就像门口的那个蜡像一样,想要逃离这种束缚,却被捆绑着无法逃脱。
还有一些蜡像,老妈子挥手招客,一大张桌子旁坐着几位客人,有女子倒酒入客人口中,有女子在旁边端着酒壶看着,还有一些女子被客人搭着肩,脸上显出来无奈又无可奈何,还有一些女子在旁边歌舞弹琴,最凄惨的,是自杀穿红衣躺床上的女子,有多少女子,生不如死啊。
在这个古镇,有太多过往的历史值得我们去了解,有时候我也不懂追寻古迹是为了什么。看着岁月斑驳,感觉要是它们都被现代化吞没掉了话,以后只能在书本电脑上相遇,这不值得惋惜吗?虽然不知道意义何在,但是历史真的消失掉了话,多少还是想留点记忆的,不问缘由,静静矗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