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文章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我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基层工作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坚持自信自立离不开坚定的志气、坚硬的骨气和坚实的底气。基层干部要磨练好“志气、骨气、底气”,始终坚持自信自立,砥砺前行,不负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在基层绘就奋斗底色。
坚定理想信念,树牢“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志气。志气,是人生的航标,是前行的动力,对于基层干部而言,志气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进步,更关乎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毛泽东同志从青少年时代起就立志救国,献身革命,他在离家求学前夕改写了一首诗明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基层干部要时刻保持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将个人的成长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建立远大的目标追求,敢于挑战自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勇于担当作为,锻造“粉身碎骨浑不怕”的骨气。“人无刚骨,安身不牢”。骨气,是人生的灵魂支柱和精神脊梁,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屈不挠的勇气。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以生赴死,挥笔写下绝命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胆肝两昆仑。”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顽固势力做最后一次反抗。基层干部要增强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勇于担当挑重任,不回避矛盾,把挑战和困难当作是成长的契机,愿挑最重的担子、能啃最硬的骨头、善接烫手的山芋,积极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涵养滴水穿石的毅力、积跬步以至千里的韧劲,以一副“硬骨头”直面问题。
增强能力素质,绘就“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善于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汲取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动力,坚定历史自信、锤炼斗争本领,始终以锐意进取、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打铁还需自身硬,底气,是人的自信之源,是基于实力和能力的自信。基层干部要苦修业务技术本领,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加快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优化,不断提高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真正成为行家里手,以踏实的底气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奋勇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