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的时候给孩子布置了一片习作——以“成长的烦恼”为主题,写写成长中的烦恼事。收上来后,细细品读时,心境久久不能平静,这种不平静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就是“忧伤”。
在我们还在美化“少年不知愁滋味”时,在我们失意之时渴望回到“少年无忧无虑”的时光时,那群少年已经发声了——我们并不是真正的快乐!
这样的不快乐除了成长的生理变化、爱美之时的不满意、友谊的敏感拉扯、自我们独立意识的不被尊重之外,绝大多数是在诉说自己学习的苦和累。那个常常出现在父母口中一直被动要和Ta较劲的别人家的孩子,还有身处毕业班的沉重课业负担。诸如此类,好像一块巨石,压得孩子动弹不得;又似索命绳索,令孩子呼吸不得。“不敢喝水”、“不敢动”“怕误会不敢看电视”……孩子对自己的“学习中生存”的负重和苦累遣词的程度令人震惊!
犹记得一个孩子写,自己英语成绩稍差,所以自己从不敢放松,不敢玩,也不敢放肆休息,每天卯足了劲专心听课,认真完成作业,终于从70多,冲上了80多,但这样的成绩拿给爸妈看时,却得到一句“你都毕业班了,这样的成绩怎么搞?!”我们很容易看到了结果,却未曾想象背后的艰辛奔袭,老师有时会忽略,家长也会忽略,一而再,再而三,也许学习的苦和厌就滋生了。
另一个孩子写,周末时,自己主动完成作业,又主动看课外书,一切结束后刚坐在电视机前休息了5分钟,被妈妈发现了,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孩子不辩驳,因为“深知”“顶嘴”的后果,躲进房间哭泣,门外的斥责仍是不绝于耳。我们的批评好像来得特别容易,潜意识里似乎希望孩子抓紧一切时机学习,尤其是学习较弱的孩子,那是没有“玩耍”的权利的,稍有不慎,苛责即至。在爱玩、喜欢探究与体验的年纪,硬生生因为成绩被关在了一座笼子里,在这笼子里,生化出对家长的迁怒,生化出对学习的厌恶,这可能是最大程度背离了家长与老师的期望,但这样的结果难道不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吗?甚至抛除现在的学习影响之外,对于学习热情的打击可能更为深远。
一个一直被认为是“别人家的孩子”写,偶然发现自己的日记似乎被动过,于是多加留意,最终由最初的疑惑到亲眼目睹爸妈行为的悲伤,这样的悲愤令他心碎不已。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少年时,面对自己渐渐增多的自主意识与想法,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甚至我为此写了两份日记,一份交由爸妈,另一份才有自己的心里话。什么时候,孩子的主观意识天然的站在了父母的对立面?现在,我想,父母和孩子之间除了学习,真的缺乏了大量的沟通与陪伴,目光真得不应只看到一纸试卷上那个数字一分一分往上涨,或者一点一点往下降,这个数字的背后有许多我们从未触及的土地,那里安放着孩子的担忧与焦虑,也承载着孩子的默默努力,这一切,多希望,你知道。你不问,甚至责备,“我”我没了诉说的理由,然后在那一片茫茫的学习路上,“我”成了孤单一人。
也许和笔下的家长相比较,老师会偶尔多了份心思琢磨孩子成长时在校的变化,但这种发现与思考亦不是系统性的,鼓励也不具长效性,因为和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异曲同工,教师的头上也有业绩指标,优秀率,合格率……
常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希望的花朵,花开有早晚,我们该以爱心浇灌,耐心等待,可是这样的等待是焦虑的,甚至有许多的急功近利,只要你可以有所提升,可以牺牲任何可以牺牲的时间,上补习班,加班加点写资料……久而久之,那个烂漫的孩童都变蔫了,没有活力,没有耀眼的思维碰撞,失去了思考和探索的乐趣。这有多可怕呢!
素质教育推及的今天,我们仍在畅谈综合素养的提升,减负的声音也一直未停,但这精神指导之下的推行也许有些偏差问题和矛盾一直未能得到调和与解决。
守望花开,我们有多长时间?这片土壤决定?园丁决定?还是本该花开有期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