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例子:
一姑娘,很多年前数学补习班认识的,后来见过面的次数手指头都能数出来,平常压根不联系。就这样,只要我出去旅游或者就做好吃的了,她就一定在我朋友圈底下留言说,给我带礼物哈,什么菜要烧给我吃,烤了饼干要给她寄。哎,小姐拜托问下你哪位啊?后来就把她删除了,半年前这姐妹,换了一个号又加上了,这次没有要礼物,这次是在朋友圈底下,假装很熟的样子,说一些不经过大脑的话,又被我删了。
另一哥们,在同一群,特自来熟那种,可不把自己当外人儿,加了之后就让我帮忙给他家做设计。做梦!
以上情况呢都属于人际关系边界不清,相信很多人生活中经常能遇到,毕竟林子大嘛哪能不湿鞋。
人际界线不清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把别人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客体自体分不清楚,过分热心,过度干涉,过度保护,假装自己是救世主,把帮助别人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有几个方面:(来自网络)
一,拯救 母亲对待婴儿常是如此,婴儿没有自理能力,确实非常需要母亲的关心和保护。孩子长大以后,母亲如果还是这样对待孩子,将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但是,许多母亲并没有随着孩子的长大而改变这种行为模式。她们继续无微不至地关心孩子,替他做所有的事,插手他的学习、工作、生活、交友、恋爱、婚姻。相对来讲,父亲较少扮演拯救者的角色,这是因为男性的人际界线一般比女性清,人际距离较远。一个家庭,如果以女性居多,人际界线通常都是模糊不清的。反之,如果以男性居多,人际界线会清楚一些。 心理咨询师也常常会以拯救者或救世主自居,跨越人际界线,对咨客过度干涉。在咨询过程中,打破人际界线有时候是必要的,但是,在多数情况下,打破人际界线是因为咨询师自己人际界线不清。
二、控制
客体关系理论用投射性认同来概括客体关系。常见的投射性认同有四种:控制(也称权力)、依赖、讨好(也称迎合)、情欲。 所谓控制,就是把别人当成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或工具,象使用自己的手脚那样使用别人,并且希望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他们目中无“人”,把别人当成物体,不关注别人的内心感受,甚至有意压制别人的内心感受。一件工具,如果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使用者就无法完全驾驭它。因此,控制者总是千方百计否定别人的能力,打击对方的自主性,使他丧失自我,乖乖地服从控制。 控制有三种:硬控制、软控制和无形的控制。批评、教育、命令、惩罚、指责、羞辱、跟踪、调查、限制人身自由都属于硬控制,讨好、利诱、撒娇、胡闹、施苦肉计、要挟都属于软控制,信用、承诺、保护、恩赐、以身作则、威望、自信、勇猛属于无形的控制。 无形的控制与拯救有某些相同之处,说明拯救是有可能转变为控制的。但是,两者毕竟不同。拯救的目的是让对方过得好,结果如何另当别论,而控制的目的是“为我所用”。拯救是利他的,控制是利己的。
跟边界有关的人格障碍
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喜欢控制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的身体或工具来使用,常用的方法是硬控制。表演型人格障碍也喜欢控制别人,常用的方法是软控制。边缘型人格障碍常常软硬兼施。自恋型人格障碍则是硬控制和无形的控制并用。
2:依赖型人格障碍:大幅退让边界 过度侧重于亲和了。无自我,无主见,意志薄弱,优柔寡断。凡事都信靠权威。这是一种借力的策略,回避了决策风险与个人责任。
3:回避型人格障碍:放弃边界 逃离策略的过度运用。尽量不与人接触,防御心理强,视人际合作为危途,宁可孤独也不愿合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嘈杂与喧嚣是这种人格极力回避的。这是一种“眼不见心不烦”的策略,自欺欺人。本质上是一种“隔离”的心理防御。
4:强迫型人格障碍:死守边界 追求控制过度,希望万无一失的完美,有序与精确的结果。挑剔批评、责备抱怨在这种障碍中比较常见。当事人自律性强,但常常不必要,而且引发行为的僵硬,与他人的格格不入。 5:自恋型人格障碍:封闭的无意识扩张的边界 在想象中把自己放到一个高多现实自我很高的位置,进而挑剔环境排斥他人。言行中多有居傲成分,与他人格格不入,同时在发生矛盾时,总是归因为他人没有足够尊重或重视自己,容易将自身对世界的敌意合理化,轻视他人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会大举侵犯他人的边界而难以觉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