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翠翠的懵懂的爱情,潜滋暗长,她更加喜欢去看新嫁娘的轿子。
当二老从身边路过,跟她说话时,脸发烧的翠翠默不作声,想着心事,各自走开后,翠翠心中充满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烦恼?忧愁?快乐?都不是。是什么呢?翠翠明白,自己是听说有财主家的姑娘用碾坊陪嫁,想嫁给二老,心中有些生气呢!朦胧的情感,撩拨着少女情窦初开的芳心。
大老请媒人上门提亲,祖父将车路马路的方法都告诉翠翠,“翠翠不作声,心中只想哭,可也无理由哭;心中乱乱的,想赶去却不赶去。”沈从文先生准确地传达出少女对爱的渴望与迷惘,翠翠心中那份若有若无的情愫,尽在其中。
欲语含羞,欲语还休!翠翠的爱,毫无疑问,充满了朦胧感:没有特别的思念,只有浅浅的回忆;想抓住又不知道怎样抓住,想放下却无法放下。既饱含期冀,又雾里看花,模糊不清且难以割舍。
黄昏来时,翠翠在桃花色的薄云下,嗅着大自然的气息,听着渡口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泛起薄薄的凄凉。甚至想放肆地下桃源县过洞庭湖去,让爷爷去寻找自己。
然而,翠翠只在梦中听到了温软缠绵的歌声,跟着歌声我问你个飞到悬崖采摘了一大把虎耳草。然后,这歌声便再也没有想起。斗转星移,边城田园牧歌般的爱情故事慨叹出世事无常的凄婉之美。
原本大老二老都心仪翠翠,老船夫因着女儿的悲剧,格外小心翼翼,轻易不敢表态,希望把选择权交给孙女,不想她再重蹈覆辙。但少女翠翠的感情处在懵懂阶段,加上从小只有爷爷相依为命的翠翠,处在生活的最底层,没有碾坊陪嫁的她,缺失了追求爱情的底气,更不用说勇气。在相互不明了的误会里,爱情零落成水中花镜中月。
作品的悲凉气息弥漫开来:翠翠还在娘胎里,就失了父亲;一出生,又没了母亲。缺了父母之爱的翠翠,在祖父和黄狗的陪伴下有家有寄托。终于长成美少女一枚,一不小心俘获了茶峒最优秀的两个男子的心。在读者看来,无论翠翠嫁给大老天保,还是二老傩送,都应该是幸福的。
然而,爱情的悲剧帷幕便从这里徐徐拉开。虽然没有血腥的决斗,却随着大老天保负气出走跌入旋涡淹坏,戛然而止。满怀愧疚的二老傩送,带着怨恨远走他乡。得知真相的老船夫痛苦悲哀,在雷雨之夜满怀遗憾溘然长逝,关乎茶峒风水的白塔也同步轰然倒塌,将世事无常的悲剧推向高潮。
事实上,活着本身就是一场苦难与悲剧,人类无法忍受太多的真实,却不得不在世俗中苦苦挣扎。欲求而不得,将得而复失,苦痛辗转,哀婉绵长。
沈从文先生曾说:“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视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藏的悲痛也忽视了。”因而,婉如清扬向美而生的《边城》里,潜伏着悲苦的影子,不至于让人泪流满面,却不由得让人满心惆怅。
田玲写于2019年1月11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