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观小妹
剧姐前几天说,《长安》的女子中,她独爱檀棋,因其有勇有谋,有情有义,巾帼不让须眉。
小妹虽然也爱檀棋,但也爱里面的其他的女子。
因为,当我们不再局限于人设的好坏时,或许就能看清一个角色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封建社会中的女子,真正能活出自我者甚少。就算聪慧机敏如檀棋,也只能是在遇到张小敬这样的奇人之后,才逐渐展露出自己的心声。
可是,天下女子千千万,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遇到张小敬这种洞察人心之人。檀棋有幸,其他大多数人却未必。
圣人孔子曾留下一句流传久远的话:“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什么意思呢?
女子与小人都很难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难养身、心、性、命,所以与之相处要有远近分寸。太近了容易失礼,坏了规矩;过于疏远,又容易招致怨恨。
可这句话放在《长安》里却不尽然。《长安》虽然讲述的是小人物的悲歌,但其中展现的女子们,却甚少如孔子所说这般。
以檀棋为代表,很多女子都有自己的浩然正气,有追求,有向往。
她们所做之事,只为达到心中最想坚守之地。就连投机倒把、曲意逢迎的恶人元载的小小婢女,也有自己的想法,能操持一家生计,能看出主人的奸佞,而绝非只有小女人心思。
鉴于此,小妹本次从《长安》中挑选了4位女子——闻染、鱼肠、王韫秀、安柱国之妻,讲述她们为爱、为念所做出种种事情,以及背后的因缘。
总的来说,闻染和鱼肠,王韫秀和安柱国之妻算是两种极端,前两人为爱死忠,后两人为爱坚守。
1 为爱死忠
相对于原著来说,闻染和鱼肠的戏份变动很大,塑造的人物性格也迥异有别。
剧版中的她们虽然都站在了恐怖分子一边,但全都有情有义,敢爱敢恨,彻底摆脱了原著中庸碌无为、相互利用的感情设置。
由于闻无忌的原因,闻染成了整个第八团的闻染,是他们的希望和曙光。见不到长安,闻染替他们看;没有后人,闻染就是他们的子女;心心念念想待在长安,闻染替他们达成心愿。
只有闻染留在长安,为战死守丢命的第八团勇士的故事才能被留在长安,被人记住。
长安,整个大唐的代表,更是整个第八团的灵魂信仰。
然而,长安却是闻染的噩梦。
相依为命的父亲被熊火帮暗算,从小暗恋的张小敬被官府缉拿问斩。一个未成年的小女孩,独自一人坚守在水深火热、鱼龙混杂的长安城里,只为伺机救出张小敬。
她唯一的愿望,便是和张小敬一起离开长安,安安静静地过日子。然而,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长安已非百姓的长安,而是千千万万想要权斗、势斗、政斗者的天下。
她答应和龙波合作,毁掉长安和圣人,也只是为了救张小敬出牢笼,让他活命,为父报仇。
她能为爱参与破坏长安的计划,亦为爱死在他人刀下。
闻染在张小敬心中曾重于一切,就算在危难之中也不忘解救闻染。而张小敬在闻染心中亦是如此,在闻染被敌人抓获用来掣肘张小敬时,她也能英勇赴死,只为让张小敬逃出生天。
闻染的这一场爱恋,始于情,忠于情,也止于情。让观众唏嘘的同时,也不免敬佩于她。
闻染和张小敬如此,鱼肠和龙波亦如此。鱼肠为了龙波可以舍生忘死,龙波对她亦然。
在剧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对鱼肠表里不一的龙波。他不让她穿女人的衣服,却让她做回真实的自己。他忍心伤害她的爱慕,却受不了他人对她的一丝伤害。
所以,龙波能为了鱼肠打乱整个计划,闯进靖安司救人,并为了鱼肠受的伤而血洗靖安司。有人说,龙波的人谁也不能少,第八团如此,鱼肠亦如此。
而鱼肠作为守捉郎,我们在她身上既看到了一个杀手的无情,也看到了一个女人的深情。她对龙波的信任、忠诚以及爱那么炙热,那么耀眼,让人始终无法真的恨她。
看到龙波对闻染好,她吃醋嫉妒,甚至不惜忤逆龙波,对闻染痛下杀手,只为龙波身边只能留她一个女人。
或许她也和闻染一样,想要和心爱之人在僻静处相伴至老。可惜龙波身上背负的是整个第八团牺牲士兵的血债,大仇大恨面前,情爱已于他无益。
鱼肠和闻染,与其说她们的爱被错付,不如说她们在那个年代里,难得的做到了为爱死忠。
2 为爱坚守
和鱼肠一样对爱人死心塌地的,还有大将军的女儿王韫秀。
只可惜,她和鱼肠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她忠于的只是一个投机倒把,只求功名利禄,而非真心爱自己的奸猾之人。
元载一登场,就被塑造成了不同于张小敬和龙波的人物性格。他没有国家大义,没有真实情感,只想攀龙附凤,挤进大人物们的交际圈,进入长安的上流社会。
他处心积虑地打探右相府动静,几番设计讨好王韫秀,还顺便卖给替永王办事的封大伦一个人情。
一波又一波的神操作,让人不得不叹服他的圆滑世故和精明头脑。
这种筹划能力,不禁让小妹想起了《琅琊榜》中的梅长苏。他为救霓凰郡主,设计誉王为大家圆谎。最终誉王既得皇帝赏赐,又救了萧景琰,还让云南穆府欠他一个大人情,更落得一个好名声。
如此一举N得的事,元载做的不比梅长苏差多少。只是,梅长苏最终的目的始终是为了大义,而元载却只为私利。
他利用计谋营救朝廷重臣之女王韫秀,可王韫秀并不知情,以为元载是真情实意对自己好。
在元载几次相救和关心后,王韫秀彻底沦为了元载的忠实拥护者,不管对方做什么,都心甘情愿的护着他。
这样的姑娘,说她傻,但她也真。谁也不能随意开启上帝视角,站在她的角度想,或许元载是真的就是适合她的真命天子。
和王韫秀一样的,还有安柱国的妻子。
虽然出场戏份不多,但从剧情来看,安柱国的妻子定有个有些权势的舅父,而安柱国却一直是个普通小吏。
从安柱国妻子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她也是个睿智女性。她看不惯当今圣人的行为和官场的黑暗,在大街上品评时事犹如在自家家宅之中一样。
也正因如此,安柱国想要挣些功劳来相配其妻。
在爱情面前,王韫秀虽然知道元载善于投机取巧,却依然一边鄙视他,一边死忠的拥护他、保护他。安柱国的妻子也是同样,虽然一边抱怨,却也一边为丈夫的将来筹划。
王韫秀如安柱国的妻子,而元载却不如安柱国。人生的追求不同,选择更是不同。
而王韫秀将来的生活,电视剧和小说都没有讲述的,但元载这个人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根据史料推断,王韫秀嫁给元载后,才是她悲惨生活的真正开始。
元载自幼家贫,勤奋好学的他在应试高中进士后入大唐官场,只想利用自己的圆滑世故一步步往上爬。
他娶王韫秀只是看重了王家的权势富贵,想以此来圆自己的野心。王大小姐从小养尊处优,远离朝野是非,自然不懂人情与人性。
王韫秀嫁给元载之后,家贫无食,只能去向父亲求助,全无往昔的荣耀与富贵。
而在元载封相之后,对方便原形毕现,独揽朝政,贪财纳贿,培植亲信,排除异己,凡是想求官仕进的,都要向他的儿子和亲信赠送厚礼,贪腐之风公开流行。
他的府邸豪华宏丽,冠绝百官。别墅规模宏大,仆婢众多,歌姬成群。
可情人眼里出西施,就算别人说得再多也无用,王韫秀也跟着元载做了很多坏事,最终落得个被唐代宗赐死的下场。
以上四个女子,她们既是《长安十二时辰》中普普通通的女子,又是能独当一面的智慧人才。为了心中所爱,能做到全力付出。
闻染孤身守在长安,只为寻机救出张小敬;鱼肠不畏生死完成各种任务,只为龙波扫清障碍;安柱国之妻在上元夜放安柱国回靖安司查案,只为了丈夫的那句“配得上你”;王韫秀为元载不辨正道邪道,死忠守护,只为当初元载对自己的好。
后来,闻染为了张小敬自杀身亡,只为解除对他的威胁;鱼肠自愿守在灯楼一起浴火,也只为完成龙波的心愿。她们都在情爱上选择了自己认为对的路,放弃自己成全别人。而王韫秀、安柱国之妻亦是为了成全自己的爱人,选择默默支持。
从这些来看,这几位女子是幸福的,亦是不幸的。
幸福的是,她们可以遵照自己的内心而活,为自己所守护的人而活;不幸的是,她们的付出与收获终究难成正比。
但无论如何,抛开人设不谈,她们其实都是让人心疼的好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