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大事而惜身?是不能有退路的

《传习录》记载,阳明先生的弟子陆澄被一件事困扰许久,就请教:平时静坐修心用功,总觉得自己的精神力量异常强大、心性异常坚韧,即便遇到什么事,都可以轻松解决。可现实中一遇事就蒙了,真是烦躁。

我们是不是也和陆澄一样有相同的感觉,平时感觉自己无所不能,甚至会在大脑中假设无数场景,自己英明神武、举重若轻,并收获所有人一致的好评,而且看书、影视的时候,事不关己,还能替主角想出合适的应对,但事到临头,还是手足无措,大脑短路,事后再回想,还经常懊悔“我当时应该那么说的呀”“我当时应该那么做的呀”。

对此,阳明先生的回答是:“心性须在事上磨,做功夫,乃有益。”

读书明理,总要落在实处,为什么道理都懂,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就是缺在事上打磨心性的过程。我们大脑中经常会构想无数场景,自己该如何应对,这本身没有问题,参谋室里的兵棋推演就是在推算可能性,脑中构想如果在现实中真的发生,当然可以从容处理。所以我们在幻想的时候,不妨围绕实际的境况设想,比方说,明天有个主题演讲,就可以在脑中演算可能出现的状况,并做准备,准备充分和臆想的区别就在于落到实处。当经历的事情多了,自然会在脑中留下印记,再次遇上当然就会从容不迫,纷繁琐碎的具体事务中打磨自己的心性,“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沉着冷静,就会有大将之风。

阳明先生说“知行合一”、“一念发动处即是行”,修心做事、内圣外王、出世入世融为一体,在俗世中修行,以心体光明来实现自我价值,“心即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事务打磨目的就在于练心!

我之前文章曾引用过一首颇具禅趣的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阳明先生幼时立志成圣贤,少年时就独自游历边关,好兵书战策,又出入释道,终归心学,先生的思想、一生所学皆来源于生活、实践,这些都来源于他自小便立定的“成圣贤”的大志。他也曾作过一首意趣相同的小诗:“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惟有挖掘出来内心的力量,才可能获得世俗的的成功。

每个人的内心,其实都蕴含着巨大的潜能,不管是阳明先生所说“人人可以为尧舜”,亦或是佛家“人人皆有佛性”,都在不向外寻,只往内里去。我曾数次引用阳明先生临终遗言:“此心光明,夫复何言”,内心一片澄静,足以光耀古今,又何必多言!

只有自己内心最渴望的东西,才有可能实现,如果内心缺乏那股一往无回的执着之气,那么实现的可能就会大幅降低。每个人的人生是由自己和外界多重维度共同决定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所有事情,可以说都可以在过去的某一处回溯到来路,都是自己种下的因。

决定人生走向的确实不是自己完全可以把握的,然而改变命运的可能只有一个,就是我们内心的力量,内心的执着和欲望可以在最大限度改写现实中的人生。

苏东坡在《晁错论》中有极为精彩的论述:“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想要做成一件事情,首先就要有倾尽所有的决心,愿意付出比所有人都强烈、甚至粉身碎骨的激情,这才是至关重要的。真的想干某事,不是说说就算的,所有人都在看你是不是真的下定决心、不计万难的前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相信你是认真的,才能汇聚更多的人才。

阳明先生并不是像一般读书人坐而论道、皓首穷经,而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在现实中打磨修行,所以才有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做事之前,想好了,一旦开始,就容不得左右犹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导读: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个时代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顶点。王阳明那神奇莫测的智...
    小播读书阅读 35,816评论 4 144
  • 一直以来,我都本着看皆大欢喜结局的电视剧或者电影为原则。在同学推荐这部电影时,我如往常一样问了结局是好还是坏的...
    水果大作战吧阅读 1,926评论 0 0
  • 最终你还是去世了。 愤愤不平的围观者终于散去,他们关注的是你爸爸写文章炒作,没有卖房,而不是你是不是病得多严重,离...
    荷小晰阅读 346评论 1 0
  • 今天和一朋友小聚后5点到家,家人都去爬山锻炼身体了,马上开了电脑,逛了下微博,东看看西看看后,突然内心有股“距开学...
    客舍青青阅读 610评论 1 3
  • 来源:知乎 @吴豆芽 高中的时候,班里贫富差距还是挺明显的。有钱的孩子外卖,奶茶,touch,iphone,adi...
    Personallife_Ca阅读 21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