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说是让用户上瘾,更确切的说是让用户养成一种习惯。
不管是低频的想,还是高频的想,反正就是要培养一种一直能够想起你的习惯。这真应了得到app那句“好好学习,天天想上”。
工商管理有这样一个概念:公司价值等于它日后获得的利益总额。其参照标准取决于投资人如何计算该公司股票的合理价格。
在考核公司CEO和管理团队的业绩时,主要依据的是他们拉升公司股价的能力,因此CEO和管理者们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己公司产生的净现金流的大小。在股东们看来,管理层的任务就是实施战略计划,通过提高利润或降低成本来增加公司的未来收益。
让用户对产品形成依赖是提升公司价值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这可以提升“用户终身价值”(customer lifetime value)。所谓用户中心价值是指一个用户在其有生之年忠实使用某个产品的过程中为其付出的投资总额。当用户对某个产品产生依赖时,使用时间会延长,使用频率也会增加,最终的用户终身价值因而也会更高。(典型的产品包括信用卡,航空公司积分)
那么,怎么才能让用户形成习惯呢?
书中提供了一个四步原则
触发(外部触发/内部触发)
投入
多变的酬赏
行动
在开始想怎么设计习惯之前,我们可以试着想想以下几个问题:
你的企业模式要求用户什么样的习惯?
用户能利用你的产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用户目前是以什么方式在解决他们的问题?
为什么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
你希望用户和你的产品之间发生何种程度的关联?
你希望将哪种用户行为发展为习惯?
想要打造习惯养成类产品,企业必须认真考虑两个因素:频率(某种行为多久发生一次);可感知用途(在用户心中,该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多出了哪些用途和好处)。
1. 触发
习惯不会凭空养成,只会逐步形成。
1)外部触发
通过发出行动召唤来暗示用户。比如广告中召唤购买的手势,网站明显的登录,购买按钮。外部召唤分为4种:
付费型触发——广告或搜索引擎推广。
靠花钱来来拉拢回头客不是长久之计,企业往往只在争取新客户时才用这招。将新客户发展为老客户,可以采取其他手段。
回馈型触发——媒体。
正面的媒体报道,热门的网络图片,应用商店的重点推介,都是让你的产品获取用户关注的有效手段。这种触发带来的关注往往是昙花一现。
人际型触发——熟人推荐。
这种触发可以引发企业经营者和投资人所渴望的“病毒式增长”,有时是因为人们总是愿意把自己心仪的产品和大家分享。利用人际触发来促使用户积极地域他人分享产品的有时,才是正确合理的使用之道。
自主型触发
用户自愿获取企业持续的信息。这类触发只有在用户已经注册了账户、提交了邮件地址、安装了应用或选择了新闻简报等轻快下才会生效,它意味着用户愿意持续与之保存联系。
前三种触发都是为争取新用户,最后一种是以驱动用户重复某种行为作为重点,目的是让用户逐渐养成习惯。没有最后一种触发,用户很难养成习惯。当用户经历过一系列的外部触发后,这套触发就不再起作用了,这是就需要内部触发上场了。
2)内部触发
内部触发是无形的,影响着用户的情绪。(感觉有点类似“心流”)
那么如何才能体会用户的情绪呢?(instagtam的例子)
书中推荐了“丰田五问法”来挖掘用户情绪产生的原因。
所谓5why分析法,又称“5问法”,也就是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5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究其根本原因。虽为5个为什么,但使用时不限定只做“5次为什么的探讨”,主要是必须找到根本原因为止,有时可能只要3次,有时也许要10次,如古话所言:打破砂锅问到底。5why法的关键所在:鼓励解决问题的人要努力避开主观或自负的假设和逻辑陷阱,从结果着手,沿着因果关系链条,顺藤摸瓜,直至找出原有问题的根本原因。
2.行动
触发是为了提示用户(或潜在用户)行动,但是他们并没有真的付诸行动。为了让大家别光说不练,还得采取进一步的手段。
让要用户真的行动起来,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充分的动机,完成这一行为的能力,促使人们付诸行动的触发。B=MAT(B:行动,M:动机,A:能力,T:触发)想要行动,三者缺一不可。
(未完待续,酬赏部分包含了游戏化的部分,可以结合其他书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