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力”擦亮改革成色

近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京召开,重点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作为改革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党员干部当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炼就适应浪潮的“定力”、勇立潮头的“魄力”、引领浪潮的“眼力”,不断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巍巍巨轮行稳致远。

立势笃行,以“未曾墨染是初心”的“定力”砥砺奋进新时代。全会以“六个坚持”深刻总结了40多年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宝贵经验,也阐明了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贯彻要义。树高千尺不忘根,水流万里总思源。循迹过往,我们不忘为了什么而改革,不断战胜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持续在攻坚克难中奋勇前进,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行动指南,筑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与“魂”,改革路上有了“主心骨”和“定盘星”。也唯其如此,人民有了信仰,改革也有了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才有了深厚、广泛的根本遵循,才有了持续开拓进取的不竭动力。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要带头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党的科学理论,多吸“理论之氧”,常补“精神之钙”,要更深入地学习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精髓和系统观点,始终践行“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改革逻辑,以更坚定的政治自觉和更强烈的历史自觉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矢志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新章。

起势扬帆,以“踏平坎坷成大道”的“魄力”坚定书写新答卷。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系统部署,内容覆盖经济体制、创新机制、法治体系、民生体系、生态文明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方面面,涉及领域广、程度深。回望历史,改革开放之路从来都不是一马平川的大道,既有投机主义的痈患、固化思维的桎梏,也有既得利益的藩篱、消极腐败的遗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知重负重、砥砺奋进,以非凡的勇气和毅力克服了前进道路上的一个个“硬骨头”“烫手芋”,全面深化改革的大道才能越走越踏实、越走越敞亮。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前方的路没有可参考的“标准答案”,只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急流险滩。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赶考路”上的清醒和坚韧,永远保持刀刃向内、明纪正己的觉悟,时刻凝神聚力、团结奋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奔跑者”的姿态不断把改革推向前进。

聚势谋远,以“咫尺之间万里遥”的“眼力”昂首阔步新征程。全会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落实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谋划了一系列新任务、新目标,进一步绘就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立意高远、深刻清晰地回答了新时代新征程上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纵的历史广角和横的世界格局上展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善弈者谋势,善治者谋全局。党员干部要心怀国之大者,始终着眼全局、洞察大势,把握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沉淀“板凳坐得十年冷”的定力,以观大势、顾大局、谋长远的站位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不断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书写属于新时代的辉煌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