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母校听答辩

今天去母校旁听同门论文答辩。这还是我毕业后第一次回母校旁听论文答辩。我主要是对某位师姐的博士论文感兴趣,想听一听。也对一位硕士师弟的论文题目感兴趣。

这位博士师姐可不一般。她是位作家。她之前是传媒大学毕业的,做一些世界名著的解读和录播工作。后来她参加了一个征文活动,她的小说获了奖。该小说也顺利出版。闺蜜也是校友,读了她写的小说,说是学者写作。

上午是两位硕士答辩。答辩委员都很客气和蔼,都称赞两位同学的论文“写得不错”。第一位同学写的是李沧东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这个题目我也感兴趣。答辩听下来这位孙同学很熟悉电影批评。第二位同学写的是一位生态批评家。

中午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吃饭。终于见到了博士师姐。老师帮忙向师姐介绍我,说我是她的一位粉丝,我们有交流。师姐笑道网友见面。

下午委员们对师姐的论文进行评点。委员1说师姐的语言有一些文学化。委员2指出论文在学科属性的问题,指出一些格式技术方面的问题。委员3说论文每章缺引语,也缺结论,结构不均衡。建议分一章写大众理论的观点,解释数智传播时代等定义。主席说论文每个部分都可以单独写论文。可否对比国外文学经典视听,更加符合学科属性。导师说流行文化一定会变,要提炼的是不变的东西。

师姐一一回应了老师们的问题。答辩的时候委员和她说,名人的论文更要注意,一上了知网,粉丝会去下载。怕的是如果有黑粉。听完师姐的答辩我就离开了。

回到校园固然好,我更加清楚地知道,我回不去了。只能往前走下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