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小敏
图/unplash
2019年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了,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反复思考以及实践,慢慢的形成了对于2019年的个人提升计划。希望我的计划对你也有一些参考意义:
1. 关于输入
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各种自媒体和大V打着“学习”的旗号向我们贩卖着焦虑,我们迷失在这种快速消费知识的快感当中,结果却是懂得了无数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微信公众号、得到、知乎、即刻等APP上,看各种段子鸡汤文,这样的输入没有任何营养,就算偶尔碰到一些干货文,但是由于不系统,过不来几天就抛诸脑后,也没有了任何的作用。
所以在2019年,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从输入进行改善。
1)尽量减少碎片化的输入,远离手机
2)输入一:书籍。每一本书籍的知识起码都有一个知识体系,是系统化的;而通过主题型阅读,进一步增强知识的系统性。
3)输入二:专题性的网络课程。书籍上的知识虽然系统,但是由于书籍从写作到出版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在时效性方面会有一些滞后。作为对书籍的补充,可以选择信任的、口碑好的大V出的专题性网络课程。对于我个人来说,我主要选择了《诺言》课程和《阿和的写作课》等。
2. 关于阅读
阅读书籍是我将采用的主要输入方式,所以单独拎出来说一说。
1)要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这个重要性毋庸置疑,不再赘述。
2)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可以通过梳理书籍的知识框架,概括每章、每节的主要内容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3)阅读完之后再认真的写一篇读后感
4)平时多看别人是怎么拆解书籍的,怎么写读后感的,这个时候可能需要一些碎片化的输入,但是要保持专注,宁愿少而精,也不要囫囵吞枣
5)主题型阅读,每月一个主题,每个主题选择3-4本书,通过阅读、记笔记、梳理、比较,这样对于该主题能够形成较完成、系统的理解
3. 关于知识管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放到现在来说,就是要注意知识的收集管理。为了实现使用的时候能够方便的寻找得到,就要有条理的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个人觉得有以下一些方法:
1)关于某一个主题,可以先搜索该领域有没有非常好的大学教材,然后根据该教材的目录建立一个知识结构,接着将所学的知识按照这个结构放到不同的类别里面,这样在调取的时候就可以很方便的根据主题找到。比如《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是非常好的一本心理学基础教材,全书分为18章,有生活中的心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等等,根据这个就可以建立起框架,今后将需要收集的心理学知识放到不同的主题里面即可
2)收集采用统一的平台,且要及时收集、及时整理。可以使用印象笔记,先建立一个收集文件夹,所有要收集的文章一股脑放到这个文件夹,然后每天定时将这个文件夹里的文章放到不同的分类文件夹中去,每周再定时将那一周收集的文章进行精读并提炼
4. 关于输出
输出主要有两方面,一个是面向自己的,一个是平台写作。
1)坚持每天使用有道云笔记写日记,我已经坚持了半个多月,主要内容就是:当天流水账+所思所想。不需要给自己设定任何限制,只要写了就可以,保持一个轻松的心态。日记是面向自己的。
2)系列阅读笔记输出。比如我最近开始阅读《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每周阅读一章并写读书笔记,然后发到今日头条和简书上。
3)书籍的阅读笔记。这一块暂时是比较欠缺的。计划是以后每阅读一本书写一篇阅读笔记,同时每完成一个主题的阅读写一篇主题阅读笔记,还可以写同一主题下各书籍的比较
4)关于观点、工具使用、方法论、思维方法等文章。比如我之前写的记单词的APP、电脑软件推荐、麦肯锡问题树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