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先进》篇里面子路对孔子专门讨论过这样的一个问题。
子路问孔子,他说,现在的人的生活这么好,有吃的,有喝的,自己还有官做,为什么还要去读书?
我刚开始看这一段的时候,我以为孔子一定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去说服子路,和他讲一大堆的大道理,告诉他读书有什么用。可是,孔子却只是拂袖而去。
其实现在我们会发现的,子路的这种思维定式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现在很多人都会认为,读书就是为了去找一个好的工作,然后,有更高的薪水,解决一系列自己现实的问题。
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一个特别重要的问题,就是读书的潜在价值和读书的长远利益。一个人如果老是认为,读书只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只是为了更高的薪水,那么很大程度上,这是一个非常短见的想法,因为他忽略了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就是读书最大的效益就是塑造品质,有关于修养,有关于价值观,有关于一生做人的底线和做事的准则。
在我亲身经历和亲身研究了很多成功的人士,很多伟大的人物之后,我都发现这里面几乎90%的人,都是特别喜欢读书学习的,比如毛泽东,习近平,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一开始我很好奇,也很不理解,因为在我的人生阅历当中,读书的那种实效部分是很少的,在人生的一些经历中,很实用的部分是很少的,几乎对自己的人生没有任何的改变和任何的作用,有的时候我读完一本书,热血沸腾,然而后面的生活还是原模原样的,依旧会为惨淡的生活,感到痛苦和迷茫。但是,讲心里话,很多的东西其实是会融入你的骨子里面,和你合二为一
读书和吃饭其实是一样的。我们吃的饭,我们感觉不到,我们甚至会忘记,但是它却成为了你身体的营养滋润了你,养育了你。白岩松老师有一次在他演讲就讲到。在他20岁的时候,他有幸读了唐浩明先生写的《曾国藩》。等到30岁的时候,他再去读这本书的时候,他发现大部分的情节他都忘记了,但是,他也发现这本书的价值观已经是他的了。
我自己其实是一个非常懒惰,非常不自律的人,我骨子里面就不是说是一个真正能能踏踏实实去做事的人,我经常有的时候做事情就是半途而废,表面上去追求什么人生价值,真的没有人管的时候还是非常的糟糕,一无是处。可是冥冥之中我总能感觉到,在这背后,有一只强大的力量要求我去努力,要求我去精进,要求我去努力的做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人,我相信这就是读书的力量。
各位书友们,我们都是读书会已经有两个月了,已经大家介绍了九本书籍,我至今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身上所肩负的使命,我真切地希望我讲的每一本书都能帮到大家,最重要的是,我希望大家能够自己养成一个读书的习惯。
如果从现在开始,你每天坚持广泛地阅读一小时,坚持十年,我相信十年以后,你不管在哪里,不管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不管有钱还是没钱,你都会比现在更加的幸福。
202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