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7日 星期五 晴|day08

2023年11月17 星期五 晴|day08

#书写生命故事

成长是一种生活

01感恩日记

感恩嘟嘟奶奶的信任❤️

今日晨起,送鹿宝儿上幼儿园后,一边散步一边听樊登。

路上遇到鹿宝儿同学嘟嘟的奶奶,拉着我的手,说看了我育儿社群发的家庭养育的分享,非常好,很接地气,对我表示了感谢。

又咨询了一些关于她孙女日常行为表现的状况,大约有一个多小时,站在路上把我几乎都冻僵了,哈哈,但是我还是很开心,一一耐心给予了答复。

帮助了别人,滋养的是我自己的心灵,同时也检验了我对于家庭养育认知的基本功。

非常感恩嘟嘟奶奶对我的信任。

02成功日记

第一、今日提交了系统课2-3作业,没有被joven老师打回修改,一次过,看到那句:可以进行下一课了,别提多开心了。✧٩(ˊωˋ*)و✧

第二、鹿宝儿越来越适应幼儿园生活啦。

第三、今日阅读了《儿童健康讲集》第三章,对静心与能量的关系,又有了深刻认知。决定把以前购买的《能量的艺术》这个专栏课再拿出来好好学习一次,并结合实践落地。

第四、今天把累计了十二天的账单全部处理完,明天提交OA就OK啦。我这工作效率,真不是吹的,给自己点个赞赞哈哈哈!

第五、保质保量完成了昨日计划,又额外加了餐。哎呀,做自己想做的事,一点也不觉得累,反而是一种滋养呢。

03今日启发

关于孩子沉迷手机的几点想法。

第一、家长要提升认知,不要把孩子拿手机视为洪水猛兽。

家长越恐惧,孩子越依赖,反而形成了一种强化。

家长恐惧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家长被广告、铺天盖地的信息不断商业化,反复被洗脑,被恐惧驱使,认为孩子耍手机就是堕落,就会耽误学业,不好好学习,就会“沉迷”而无法自拔。

孩子拿手机真有那么可怕吗?

我们可以把手机看成魔鬼也可以看成天使。孩子沉迷手机,也可能是沉迷游戏,因为在游戏里能得到正反馈,让孩子感到成就感,及时满足感。

第二、搞清楚孩子“沉迷”手机,背后的核心需求。

孩子拿手机聊天,说明孩子需要社交,需要聊天沟通表达。

孩子沉迷游戏,或许是平时家长控制太多,孩子不能做自己,只有在虚拟世界,才能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

家长要分析孩子具体是什么情况,可以多给予孩子爱和关注。孩子在内心感到得到理解认同和肯定,就不会觉得恐惧无聊没有价值感。

第三、孩子背后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1.孩子沉迷玩游戏是想从中获得价值感。

2.去手机里社交是想要获取安全感。

3.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太无趣了,想要有趣点。

能量管理有个点:就是主动性。一个人主动去做的事情不是耗能,而是滋养。对孩子来说,玩手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滋养自己。

家长如若不搞清孩子状况,而贸然“强权”,反而会将孩子推入“极端境地”!也就是说,孩子选择成迷手机,或许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没办法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从这个视角来看,手机反而起到保护作用,孩子从手机里获得了能量,不然孩子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糕。

换个视角,手机就是学习工具。这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当然首先要建立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之上。

我自己就是把手机当学习工具的。

04明日计划

第一:完成日更:早读静写复的打卡。

第二:开启系统课2-4的学习。

第三:好好休息、陪家人。


今天老公说有点累,就写到这吧。晚安啦,祝:日有所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