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愤怒,你有可能是被杏仁核绑架了——《原则》阅读随记(三)

前言:阅读写随笔是我的个人习惯,以前习惯用钢笔写,如今电子写作到十分便于记录与分享。算是“带你读书系列”文章。篇数无详细计划,意在有所悟,有所积累,喜欢就收藏专题,看连载吧https://www.jianshu.com/c/cf4841947d2b



读书进度至一半时,越发觉得这本《原则》是一本指导性很强的工具书,它不仅告诉你自己的经验,同时详细的梳理出执行程序,为了让你有更深刻的理解,还阐释了每个步骤背后的科学原理。

今天,便要谈起“杏仁核”与“前额叶”的故事了。

杏仁核与前额叶


“杏仁核”产发我们的基本情绪,是最原始的决策机构,而至今日,“前额叶”带动的逻辑与计划促使我们进化为更为理性明智的动物。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虽然器官早已进化生成,我们使用“前额叶”的概率与偏好却少之又少。作者解释到,这是来自于我们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我们更偏向用情绪化去面对抉择,听不进他言,而是执着于自己选择,因为一切有悖与自己的观点都会激起“杏仁核”的保护机制,再接下去的对话中,我们会用愤怒与争吵来保护自我,而忘记解决问题才是最终的目的,希望获得认同的强烈力量“绑架”着我们的理智。同样的概念我们可以说出很多对,例如:意识与潜意识,情绪与思考,感觉与逻辑……

而,作者的解决方法则是一种需要自觉性很强之人才得以领悟,他说:

利用痛苦来激发高质量的思考。

当然,这种观点很小众,因为人人都在寻找幸福的方法,但是,执行它的人并不是没有。同时,作者也给出了具体的方法论。

你听听看,先别急着反驳我。

首先,你要理解并接受你的两大障碍:一是自我意识障碍,二是思维盲点障碍。

自我意识障碍即是因为“杏仁核”而阻碍我们客观的认识自己和外界事务真相,不过千万别气馁,因为这是我们绝大多数人的共性,现在的重点在于你是否会做出改变。

思维盲点障碍则是由于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所导致的行为习惯不同,使得我们缺乏多角度的认知与思考,就好比:有些人能看到宏观结构,而有些人只能看到小细节,有人习惯发散思维,有人习惯线性思维。

没错,这是我们生来的优点也是缺点,他们帮助我们保护自已,突出自己的优势,也使得我们无法认清真相。

但是,千万别绝望,因为大脑的可塑性至今被认为是可以通过思维训练和物理训练而再次来到巅峰状态的。

由此,我从自己的读书笔记中截取了几条具体操作来帮助大家逃离“杏仁核绑架”。

1.掌握“两分钟法则”两分钟互不打扰,聆听对方观点

2. 保持谦逊,重视证据,知道什么时候停止为自己辩护

3.领会并感激:深思熟虑的意见分歧

逻辑的提升,思维方式的改变,日常究竟是潜意识主导还是理性意识主导,都是可以通过你长期的练习改变的,所以,改变和不变不在于你有没有读到这本书或是这篇文章,而在于你阅读过后会否做出改变。

由于,可能是读了同一本书的原因,最近的写作内容观点与王一郎先生的几篇文极为相近,之前看他们的文章还似懂非懂的,今天读来好像理解了些。关于“杏仁核”与“前额叶”的故事,王先生还曾写过相关的恋爱指南。有兴趣去读读吧。https://mp.weixin.qq.com/s/8ZJCTr4Dra8QP1xbjRKtTA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