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洗元宵。
楼台烟锁,隐隐笙箫。
且插梅花,自烧银烛,沈水香飘。
软红尘里星桥。
想霁色、皇都绛霄。
屏掩潇湘,醉和衣倒,春梦迢迢。
今天这首词,意思很简单,写的正是元宵前后的景况。
和许多元宵词不同,这一首《柳梢青》并未着重墨于元宵夜的热闹。相反,它的字里行间透着一股迷离的温柔感。正是这份温柔,令我一读再读。
元宵节下雨了。空气是潮湿的,所以远近的楼阁亭台四周仿佛有烟汽缭绕。模模糊糊中,也许看不清楼台的样子了,只隐隐听得有奏乐声飘扬而至。
“隐隐笙箫”声中,就这样闲淡地插上梅花,随手燃几支精致的蜡烛,再点了沉水香,任气味氤氲。
我很喜欢这三句“且插梅花,自烧银烛,沈水香飘。”“且”和“自”两个字,透着说不尽的散淡和自在,和前文“楼台烟锁,隐隐笙箫”所营造的迷离气氛极为相衬。
而“梅花”、“银烛”和“沈水香”这三样物事,又是相对淡雅而清新的。似乎在表示自己于热闹之外,正独享一份自在随心。
或许其中也有孤独。或许没有。尽可不用在意。
下片中,独处的人许是向外张望了一下——又或者仅仅在想象中——看见繁华热闹处,火树银花。明亮如昼的情景正如皇城放晴的天空(“软红尘”出自苏轼“软红犹恋属车尘”,本意指飞扬的尘土,后用来形容繁华热闹的地方。“绛霄”指天空极高处。)
但他很快又退回到自己的小小世界。一幅山水画屏将嘈杂喧扰挡在门外。他带着醉意和衣而睡。一场春梦,天高云淡。
下片中的后三句也颇得我心。
“屏掩潇湘”,在我的想象中当指画着山水的屏风。然“潇湘”二字又深富含义,既可指河流,亦可表示泪水,相思,伤心,更无可奈何。
所以“屏掩潇湘”一句,似乎有一种从千山万水的浩荡中缓缓沉寂下来的感觉。从“软红尘”过渡至屋内,此刻异常静谧的气氛使人昏沉欲睡,于是他“醉和衣倒”了。
正如白日里打个盹、做场梦一样啊~窗外人声渐远,喧扰和静谧同时将我们包围着,一切渐渐模糊。然后人就像是落入棉花里,慢慢地沉下去了。
沉啊沉啊,梦境徐徐铺开,整个情境愈发像个幻觉。
诗词里写到的“春梦”,常常带着一股惬意。是实现了自由之心的梦,是无边无际、无拘无束的梦,是一切尽得自由欢畅的梦。所以“醉和衣倒”后,做一场“春梦”,再闲适舒悦不过。
但此时若只写“春梦”,则流于普通了。加上了“迢迢”二字,便和前面的“潇湘”一起,为此幻觉搭建起了很美妙的空间感。
几味轻盈秀逸,一缕山长水远。
还挺美的,且读得我都困了……
可是,也仅此而已了。
《灵溪词说》里,叶嘉莹先生对一首词的内涵提出了非常清晰的层次区分:
最低一层是“美感之感知”,“多属于客观之描摹……属于官能的触引。”
第二层是“情意之感动”,“其所写者多属于主观之感情……属于情感的触动。”
最高一层是“感发之意趣”,“在官能的感知和情意的感动以外,更别具一种属于心灵上的触引感发的力量……这种感发可以超出其所叙写之景物情事之外,而使读者产生一种难以具言的更为深广的触发与联想。”
所以我的理解是,第一种给人以单纯的美感,第二种则令人产生共鸣与感动。而最高境界则是在美感和感动的基础上,更令人对人生、自然、世界等更大更广的话题产生思考。
据此回看过去读到的那些深深打动过自己的作品,感叹确实如此。
但现在开始读到的词,想必很难达到最高层——感发了,甚至是否能足够感动人,也很难说。愈发不再有那一番凌云意气与恣肆勃发,或叫人鼻酸流泪,或叫人心头耸动,或鼓舞人努力向前。
原因或许只在于,诗词的气度和境界,取决于作者的态度、人生意念和内心品质,而这,又实在与其所处的社会状态脱不开干系。南宋朝廷江河日下,赧颜苟活,能感发多少积极而自由的心,支撑多少雄浑而阔大的气象呢?
诗人们也只能在一个狭窄的天地间成长。这其中有些大概是壮志难酬;更多的,应是心头的失落和隐痛吧。
所以读这首词多遍后,我似乎想多了一些……它前面提到“皇都”,后面又写“春梦迢迢”,不知是否作者亦想表达对旧都故国的思念呢?“迢迢”一词,不正表明复国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
哈,还好不是高考语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