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我们吃、喝、住、用都需要钱,现在除了在老家农村有地的可以自己种些蔬菜瓜果,养些鸡鸭鱼之类的,在城里上班的人,能有多少人是能够实现自己种菜吃的,自己养鸡鸭鱼的,真的找不多少个。可以说是,基本上的吃、喝、住、用都得花钱。
小孩读书要用钱、生个病啥的也需要用钱、老人老了照顾也需要用钱,自己的生活开销也要用钱,招待应酬也需要用钱,可以说是,哪哪都需要用到钱啊,你说,这么多地方都要用到钱,钱还能不重要吗?当然重要,而且还缺一不可。
可有钱就能拥有一切吗?不能,钱不是万能的,比如一个人已经病入膏肓了,已经无法医好了,那有再多钱也没有用了,或是一个人已经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你也不可能再用钱帮他买回青春了,这是生老病死的人生规律,是一个自然现象,不是用钱就能解决的事。
但是没钱呢?没钱就更惨了,钱虽不是万能的,但没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比方说你生病了,
需要钱治病,没钱的话肯定就治不了了,比方说小孩要读书,那没钱孩子可能连学都上不了,更别说要给他报各种业余培训班或是补习班了,培养都成为了问题,最明显的可能就是那些有房贷、车贷的人,如果没钱的话,那真的是超级的明显,一下断供了,那真的会出现人生焦虑的,他们这是每个月都得还的,钱一个月都少不了。
你说这哪哪都需要用到钱,能不努力去奋斗吗?能不好好的赚钱吗?想要的都得靠双手奋斗了才有机会拥有呀!
故事一
人心越来越大,欲望越来越多,能力却是始终有限的,感觉每个人都陷入了这种泥潭,想出也出不去。
刚毕业那会儿,我对挣多少钱其实没多大野心,觉得只要够自己在这个城市生活就行,可工作几年,刷朋友圈看到同学买房、买车、旅游,心里就开始痒痒。
想买更好的车,想换更大的房子,想给父母更好的生活,想周末说走就走去旅行……欲望就像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越变越大。
但摸摸口袋,工资涨幅永远跟不上心里想要的速度,为了多赚点钱,只能拼命加班、接私活,累得不行。
其实冷静想想,很多东西根本不是生活必需的,只是被周围环境和消费主义裹挟,觉得“别人有我也要有”。
能力就像一个固定大小的碗,欲望却是源源不断的水,碗再大,也装不下漫无边际的水。
当你疲于奔命的时候,不妨停下来先问问自己,这些东西到底是真需要,还是跟风想要?
故事二
我们需要的并不是钱,而是钱所带来的安全感与选择权。
如果不管生多大病,5万块医疗费就封顶,能治好就治,治不好也不用再多花钱,人们就不会像现在这般为钱而奔波。
人总是为年老和疾病做准备,因为我们受到的教育就是居安思危,是防患于未然,所以为了老有所依,我们在身体还好的时候就拼命奋斗。
不能说这样是错的,但是人一定能活到老吗?老年花钱和青年花钱的感受还一样吗?我们牺牲掉人生最宝贵,最青春的时光去挣钱,居然是为了在身体机能最差的时候能活得长一点,这着实有点荒唐。
所以我认为,人们为钱活得苦累的根本原因是,我们总是活在未来,而非活在当下,当下的每一刻,都是你人生最年轻的时候,你应该对自己好一点,没必要那么拼。
现代人有几个是饿死的?累死的却不少,人一死,拼命挣来的钱就没了意义,一个人若是连今天都没有了,还谈什么未来呢?
故事三
活得累,根本原因还是欲望大吧!舍不得让自己休息!
前几天我的一个退休返聘的同事突然猝死,更让我认识到了该休息就休息,任何东西都比不过身体重要。
我这个同事前面就到了退休的年纪,但是我们是民企退休金不多,但是他原来国企过来的,有资源和人脉,老板就返聘他,继续给他开工资,比退休金多得多。
同事家里两儿子,大儿子刚生了三胎,小儿子最近要买房结婚,同事就想再多挣点补贴两个儿子,其实他一直有高血压,还因为有一次晕倒住了院,抢救回来的。
同事病假回来,又拼命干,比我们这些年轻人都拼,年底奖金是我们的三四倍,他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没有钱不行啊,家里三孙子奶粉钱等着挣呢”。
得知他去世,我们都不敢相信,平时比我们精气神还足的人,怎么突然就油尽灯枯了。
如果他不同意返聘,不那么累,回去好好调理身体,这会没准在家逗孙子玩呢,还是想要的太多,提前耗尽了自己。
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不然钱肯定是不够花的,每天也不吃大鱼大肉,萝卜白菜也照样养人,不要跟别人去比,人比人气死人,人生下半场比的不是谁钱多,而是谁活得久!人活着就有希望!
知足常乐,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管他吃的辣椒还是鲍鱼,就不会觉得累!
故事四
为钱活得苦累的根本原因是搞错了钱的定位,把赚钱当成了生活目标而不是手段。
去年我家买了天府新区的房子,月供压力让我整个人都不好了,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挤地铁去上班,晚上加完班回家已经九点,还要处理家务事,陪娃读绘本,周末本想休息,又要忙着带孩子上早教班。
有段时间压力太大,我有点崩溃了。老公过来问我怎么了,我才意识到自己活得太机械了,成了赚钱的工具。
我小时候在老家,家里虽然不富裕,但我记得爸妈会在田间地头笑着跟邻居聊天,晚上围着小煤油灯听爷爷讲故事,那时候虽然物质条件差,却有种从容。
现在我们明明工资比父母那代高很多,生活却更焦虑,我开始调整生活节奏,每天尽量下班准时离开,把手机工作群调成免打扰,周末带娃去家附近的公园,陪着他捉蝴蝶,抓小蝌蚪,看着他开心的笑容,那一刻我觉得比拿到年终奖还满足。
钱很重要,但把赚钱视为唯一目标,就会陷入永无止境的疲惫和空虚,我们需要的是平衡,是明白什么时候该拼,什么时候该停。
生活的意义从来不是账户里的数字,而是那些钱买不到的时光和感受。
故事五
我觉得为钱活得苦累,就是太怕没钱没安全感了。我自己带孩子,就怕哪天钱不够花,孩子跟着受苦,心里老想着得多攒钱,处处都不敢花钱,买个菜都得挑便宜的,日子过得紧巴巴。
我邻居也是,她总担心老了没钱养老,现在拼命干活挣钱。连孩子让她陪着出去玩,她都不敢去,就怕少挣那点钱,每天愁眉苦脸的,钱是挣了些,可生活的乐趣都没了。
其实想开点,别把钱看得太重了。够日常花销,能应对个突发情况就行了。平时可以稍微规划下,每个月固定存点,剩下的就好好过日子。别为了还没影的事儿,把现在的日子过得苦哈哈的。
钱是重要,但我们也不能光围着它转呀,该放松放松,陪陪家人孩子,这生活才能过得舒心些,不然光为钱累着,多不值当。
看完他们的故事,其实会发现,每个人的感受都差不了多少,大家都是觉得钱真的很重要,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没钱是真的不行,什么都需要用到钱,有一句话说得好:“不敢生病,一生病就能让你马上回到解放前,不敢乱花,因为上有老,下有小,处处都需要用钱,房贷、车贷更是捆绑住了多少人的自由。
分享大家的故事,也是想让大家都能通过这些,让自己的身心得到释然与平衡,因为这样的问题不单是你会想,别人也一样在想,所有人都面临过这样的问题,所以既然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差不多的起点,那就在自己选好的赛道里好好的努力吧,相信总有一扇门是为你而开的。
你挣10万,会发现有很多挣了100万的人,你挣100万,会发现有很多挣了1000万的人。
年入3万的农民,在山里田园间也能过得很幸福,年入千万的老板,可能也会因公司现金流发愁。
我们总是为了太多遥不可及的东西疲于奔命,却忘了,人生真正的幸福,不过是灯火阑珊的温暖,和柴米油盐的充实。
这一年里,无论你赚的是多是少,经历的事情是好是坏,都请记住:如果你和家人朋友都健康平安,那就是最好最幸福的一年。
生命最有力量的一刻,是当下,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自己,活在过去,易抑郁,未来充满未知,易焦虑,当下是唯一能掌控的,人生最好的一天,永远是今天,最好的一刻,永远是此时此刻。
大家好,我真名:廖丽萍。笔名:心月。是一名文学爱好者,作品曾发表于当地报刊和网络平台,平时喜欢琴棋书画诗花茶,是一名热爱生活的文艺小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