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4 日记

认真考虑了一下,既然是每天都在写,那就还是回到简书吧!前几年在简书断断续续写了一些,因为所在学习型组织不方便打卡所以暂停了,现在既然是每天记录,也没人要求以什么形式打卡,那么还是简书吧。

郑州今天下雪了,部分区域也又因疫情封锁了。雪和疫情都是非常态,两种非常态叠加,人就会思绪万千,让我想起人生过去几十年的种种经历。

我们说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我在过去几十年,持有怎样的思维方式?我应该给自己打多少分?我的热情分和能力分又是多少?仔细自我评价之后,就会非常坦然接受当下的所谓的好与坏,并即刻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行动方向,感谢稻盛先生这条方程式,非常非常宝贵。

新年元旦忙碌之后的这几天,我工作始终不在状态,效率很低,于是晚上没有继续忙碌工作上的事,而是拿起一本几年前读过的书:《可复制的领导力》,读着读着,从中发现我们当下存在的很多问题的确是由于我领导力不足造成的。这些书上的道理,明明是知道的,但我做事又不是跟随书上的道理,而完全随着自己的习气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行不一”的表现。

之所以知行不一,是因为没有真知,那些所谓的知,只是在自己的理性层面,在大脑知识的库房里面。所以很多人包括我与人讲起道理头头是道,做起事情又是另一个样子。而人生活的主宰不是靠着理性,而是感性。日常生活中90%以上的判断,全都是一瞬间的决定,因为只有瞬间的思考时间,所以都是凭着当下就冒出来的感性、凭着潜意识里的那些思想行为习惯。

好了,以上又在讲道理,你看,我爱讲道理,我长期学习后形成的潜意识,因为讲道理最轻松,我学的都是道理,道理拿来就用,连重新组织语言都不用,如果讲故事讲事实,我思考得梳理、得简化,那多麻烦!而且故事和事实每天都在变化,但道理每天都一样,所以讲起来不费劲、更简单!

不讲道理,回到事实当中我的”知行不一“该如何解决。读书时我脑海里冒出一句话:改正过错的关键点,不在思考和反省,而在行动。我“知行不一”的关键点,不是去思考和挖掘我为什么知行不一,而是积极的采取行动,让自己知行合一。我知道《可复制的领导力》这本书里面所讲的是对了,那就在日常工作中一条一条去落实好了,这本书没读完,但边读书边做了一个思维导图,这只是这本书内容的1/3,即使如此也足够用了!而且和我过去所学的稻盛经营学完全是一个体系,因为正确的答案都一样,不正确才是各有各的不同。


晚上快十点时,查看自己的定课内容,发现只有一项没做了,那就是每天1个波比跳。因为坐了很久,身体有些僵硬,越僵硬越不想动,但是定课是每天要完成的事,必须要做,而且难度也不大,1个波比跳而已,跳吧!

结果1个之后想做两个,两个之后脑海中有个声音说,那就做10个吧,做到第8个的时候,脑子里又有个声音说,做到20个也没什么,这种声音在做波比跳的过程中,一直在变化,本来只打算做1个波比跳完成定课,最后却连续做了30个波比跳。这就是定课和微习惯的巨大价值,很多事情不是难在做的过程,而是难在开始前自己内心的各种纠结与障碍,准确的说,这个障碍99%都因为:懒。“懒”是天性,既然如此,那就接受“懒”,给自己定每天做1个波比跳的习惯吧,持续去做,让时间说话。

今天暂且记录到此。

【感恩】感谢小伙伴们工作上的自觉与担当。

【感恩】感谢姥爷帮忙照顾小喵。

【感恩】感谢爱人照顾小喵,照顾自己,让我不用太担心家里的事。

【感恩】感谢活着,还有机会欣赏眼前的雪景,还有机会改正心上的错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用日记做标题,难免让我想起小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每天写一篇日记的事情。 那时候写一篇300字的作文都特别的痛苦,日记...
    云棠砚归阅读 100评论 0 3
  • 感恩日记 感恩早上,房间大扫除,先生帮忙拖地。感恩先生帮忙晒被子,很体贴。 感恩与宝贝、先生拥抱。发现拥抱时候,自...
    Eva_熊熊妈阅读 318评论 0 0
  •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其中的含义并不仅仅是,让读者逃离现实,躲避到作者虚构的故事情节里,而从阅读中...
    安静读书wmx阅读 271评论 1 1
  • 于丹《论语》心得之一 天地人之道 我们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
    明媚的醒悟阅读 406评论 0 1
  • 2021年对我来说虽然表面波澜不惊,但却是我毕业以来成长最快的一年。 这一年通过演讲和读书,我和爱人的相处从鸡飞狗...
    星有灵熙阅读 36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