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光,在无声的文字里闪烁

当茉遇见莉

          爱是光,在无声的文字里闪烁

再次赏读李菁的《当茉遇见莉》,眼里心里浮现出一幅幅生命的画卷。恬静细腻的笔触,将人间的景与情写得十分入心,充满了爱与温暖。

李菁的文字是安静轻灵的,读到入心处,会忍不住一遍遍地读出声来。有着日常的平和亲近,却摒弃了生活的粗糙,犹如黄鹂的歌声,婉转轻灵,怎能不令人倾心。她写到美好时,令人浮想联翩;写到悲伤处,令人不忍品读。每一个故事的呈现,不是全盘倒出,而是细细描摹渲染故事里一些细微的感人的瞬间。她写得那样真,读着她写的每一个故事,仿佛故事里的人物就出现在自己身边了。旁观着故事里的一切,心却不由自主地跟着故事的演绎,欢喜时笑,悲伤时哭。


当茉遇见莉


《当茉遇见莉》全书分十八个故事,十八种人生,十八种感动 。犹如一阕古美的词,缓缓升起红尘之外的清音;又好似时光的歌,唱出成长的苦境与磨砺;又如生命里的一根刺,拔不掉,离不开;更多的像一幅淡淡的画,有抹不掉的忧伤。

书里最令人无法放下的是那些女子,一个个活脱脱地在文字里,演绎着或美好或疼痛的故事。隐居在终南山的如是,用医术供养山里的僧人,用善行供养自己的灵魂;生活在古镇里的周老师,爱穿棉麻衣裳,优雅独特;走在西藏路上的薇莲,如雪莲花般圣洁美丽;相互依偎的茉与莉,安静与张扬,映照着最本真的内心;在古城酒吧做驻唱的秋子,活得明媚,却隐藏了太多伤悲;从农村出来的以南,受尽了苦难...... 李菁写她们,总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细腻之余,刻画出生命最真实的一面,让你读着读着便不禁在心里勾勒文中女子的模样。


当茉遇见莉


她写隐居在终南山的如是,“她揭开苎麻门帘,站在院中梳着头发,在鸟雀的鸣叫声中迅速地将黑发编成了长长的麻花辫。”并未正面描如是的长相,却令我不觉幻想着那该是一位绝然脱俗的女子吧!我想,这正是李菁的高明之处,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你想去念去吧!这感觉就像是一只燕子轻轻掠过湖面,并未引起波纹,而看的人的心里却有一圈圈的波纹在扩散开去。

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物没有刻意的情节铺设,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用真实的温暖来牵动人心。听她缓缓地讲述着每一个故事,感受着故事的喜怒哀乐,犹如进行一场洗礼,因为故事里充满了禅境与佛意,充满了爱与温暖,同时,也有对成长的思索。


当茉遇见莉


在她娓娓道来的故事的同时,也为我们铺展了一幅幅美景,在不着墨处,有着更为深远的意蕴。她写景,绝不单单是写景,而是将人与景相融,你从中可读到一个人的心性。她写充满灵气的终南山,写圣洁赤忱的西藏,写宁静古朴的小镇,写情意绵绵的凤凰,这些都是故事里主人公的生命状态的一部分。“近处可见如丝带般的河流,河边有成片的绿色树木,路边有牧羊人赶着成群的小羊羔。”从小处着眼,更可感可亲了,有着深深的画意。读到这一句,仿佛身临其境,见到了西藏小镇的寂静与寥廓。

读罢《当茉遇见莉》,久久无法释怀,几日来脑海里时时萦绕着书中的人与事。为拉手风琴的女孩心疼着,为爱旗袍如生命的沈阿婆叹息着,为独居在北海道的母亲追忆着,为清秀灵气的静安幸福着。每一个故事里的人与事,都是深刻的,仿佛一定要深深地刻在你的记忆里,你的心里,才肯罢休。如果,你读了,你也一定会忘不了的。

如此好书,忍不住一读再读。将书捧在手上,抱在怀里,那才是最幸福的时候。时光沉静,爱是日光,在无声的文字里,听见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