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联系部门的Z要安排工作,好不容易才收到微信回复:放假了还要工作吗?有很多事情要忙的。马上要过年了啊!
我直接怼回他:你是不是只有在你特别有空的时间才能工作?你说要留下的时候,说的是你可以!
其实我更想说:就你这工作态度,凭什么年终还和别人拿一样的证书?
网上有句毒鸡汤:做不到的才会承诺。
承诺无非是上嘴皮碰下嘴皮这么简单。但能做到真的很难。
01
校媒半年招新一次,作为呆满一年的老成员,Z说想留下。其实作为部长,对Z无论是工作态度还是工作能力,我都并不是很认可。但是,我没有办法拒绝他说:我想留下,我可以的。
留下,是因为真的热爱吧。我相信对每个选择留下的校媒老成员来讲,即使留下是为了校媒一纸证书的福利,但也会做到尽职尽责。
可是,临近期末的时候,我在微信上联系Z工作。却收到他的回复:考试周还要工作吗?我觉得考试周应该放假啊!
更甚,昨天联系他工作,收到的回复:放假了还要工作吗?马上就要过年了啊!
02
进校媒面试的时候,学姐说:网络部全年无休,能做到吗?
每个想进校媒的人都是拍着胸脯无比虔诚的保证:我可以的。
可是一年到头,真的发现有些人有始有终,而有些人说的总比做的好。
见过每次推送从选题到排版都认认真真的人。
见过在考六级头天晚上熬夜到两点发推送的人。
见过你何时找他,他何时都在的的主席学长。
也见过让你联系不到的人。
也见过因为分手心情不好,而耽误工作的人。
也见过只愿意在空闲时间工作的人。
03
虽然因为个别人的原因被耽误的工作,可以换成别的成员补回来。可是这种只愿意在自己空闲时间工作,不愿意为校媒的工作而做出舍弃的人,就不配得到校媒的一纸证书。
对待校媒态度不一,其实是因为校媒在每个人心中的分量不一。校媒也好,记者团也好,这篇推送的意义,其实就是想和大家聊一聊:记者团在你心中的分量,究竟有多少?
在大学,成绩不是唯一衡量一个人成就的标尺。因为喜欢,所以很多如你我的人,来到了记者团。曾经有个记者团的前辈说:记者团的关键词是情怀和梦想。在这里,学生记者的身份,可以初步实现你记者的情怀和梦想。
可是现实中确实存在很多让人无奈的鸡零狗碎。比如因为要做推送时间冲突,比如推送选题会和其他人起争执,比如也会因为和其他小伙伴观点不同而渐渐对平台丧失信心。
04
前几天记者团发了篇推送《你是学生记者,成绩一定很差吧?》。其实大多数人都认为,学生记者工作会很忙,甚至几乎把全部课余时间都奉献给了记者团。
确实有人如此,但其实我觉得,记者团不是生活的全部,但是却是每个学生记者的责任。
那些每次推脱工作的人,那些每次都没有认真对待推送的人,其实你们找的不是不重复还貌似挺情有可原的理由和借口,而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记者团在你心中并没有多少分量。
可是,我记得你来的时候,说的是:我可以。你的热爱被狗吃了吗?
记者团在纪律和规则上远不及学生会严苛。所以氛围也显得松散和温和。但这些并不能让你轻易践踏对工作的负责和对内容的忠实。你以为你辜负的是一篇推送,其实你辜负的是你曾经要追求的学生记者的情怀和梦想。
在每个团队里,都有人在划水,有人在坚守。而愿意做那个至始至终为记者团坚守的人,我觉得除了真正的热爱,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
05
那些熬夜改推送的人,其实也羡慕五光十色的夜生活,羡慕可以一觉睡到自然醒。也羡慕可以去看电影和旅行。可是在恣意自由和肩负责任之间,他们选择了承担责任。
大二后,我才感受到记者团里主席团和部长团都是非常非常辛苦的。主席们要随时都在地审核每一篇稿件,为平台把关。部长团要随时接手干事们没做好的工作,经常为干事们扫尾。
不能承担记者团责任的人,要怎么面对其实比你辛苦很多很多的主席和部长?
不需要视记者团为生活的全部,只需要你在记者团所做的工作,担负得起记者团给你的一纸证书。
不然,你凭什么和那些兢兢业业工作的人,享受同等的福利?
作者简介:陈安静,已经在简书好久啦。谢谢你们的陪伴。喜欢读书和旅行,想法多到特别潇洒,尝试不再向阻碍投降。希望能与你们发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