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囍”从何而来的

“囍”从何而来的


民间庆典的装饰打扮中,常剪贴或书写“囍”字。“囍”就是“喜”,为什么将它重叠成一字来表示呢?这个习俗据说与北宋宰相王安石有关。


相传,王安石年青时进京城赶考,住在舅父家。在附近的街上,他偶尔看见一家门楼上挂着一只走马灯,上面写着一条上联:“走马灯,灯马走,灯熄马停步。”他不由失声叫:“好对,好对!”正想对下联,门里出来个老家人,一把拉着他哈哈大笑说:“你说这副对联好对,那请稍候片刻,我马上去禀报我家马员外。”


原来,这副对联是马员外的独生女为选婿所出。悬挂半年,没一个人能对,至今仍在时时留意对联人。王安石次日就要应试,不等老家人出来径自走了。


第二天,王安石在考场一挥而就。主考官见他才华出众,传他面试。他指着厅前的飞虎旗说:“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说完命王安石答对。


王安石一听,心里豁然一亮,这不正好对马员外家的“走马灯”吗?于是不加思索随口念道:“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主考官见他才思敏捷,对答如流,十分满意。


考试完毕,王安石刚进舅父家门,早已候在那里的马家老家人不容分说,拉着他就走。


马员外一见王安石忙施礼让座,吩咐仆人取出文房四宝,请他写出下联。王安石挥笔写道:“飞虎旗,旗虎飞,旗卷虎藏身。”马员外见他对得工整,非常高兴,要招他为婿。


王安石告别马员外,找舅父商议。舅父素知马家女知书达理,才貌双全,极力赞成。


结婚喜日,拜过天地进入洞房后,新娘笑道:“王郎才高学广,这场科试定能中榜,那是‘大登科’;如今对出下联,结成连理,该算是‘小登科’了。”王安石正和新娘沉醉在幸福之中。忽然门外人欢马叫,两个报子来报:“王大人官星高照,金榜题名,明日请赴琼林御宴!”顿时鼓乐喧天,鞭炮齐鸣。王安石喜上加喜,乐不可支。马员外也喜出望外,吩咐重新摆酒庆贺。酒宴上,王安石眉飞色舞,欣然挥笔在红纸上写了斗大的“拧弊痔在门上,接着又念诗一首:“巧对联成双喜歌,马灯飞虎结丝罗,洞房花烛题金榜,小登科遇大登科。”


从此,“拧弊至鞔开来,成了一种吉祥欢庆的标志。人们有结婚、参军、退休等喜事都要贴红双喜,以示吉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贴“囍”字是中国人在结婚办喜事时的风俗,据说这与北宋著名改革家王安石有关。 相传王安石在23岁那年,因赶考来到汴梁...
    长林风起阅读 5,835评论 5 7
  • 本文涉及字源,未经考证,各位按需采纳吸收,如有异议欢迎留言。对外汉语教学中,个人认为为了让学生对汉字感兴趣,从俗、...
    功夫汉语KFCC阅读 741评论 0 0
  • (录音稿,故事来自百度) 每天三分钟,了解一个成语故事,用知识迎接新年!亲爱的小朋友们,我们又见面了! 这里依然是...
    有菜的大米阅读 3,474评论 0 3
  • “囍”字是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字,只要我们的社会还存在,婚姻还存在,恐怕这个字便一时不会消失。因为它和汉民...
    鱼堂主故事阅读 4,088评论 0 1
  • 双“喜”字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造的字。 据说王安石23岁那年,赴京赶考,路经马家镇马员外家,见门上挂一盏走马...
    郑云丹阅读 5,69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