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追寻真实的“自我”------记学习郝晓东老师的《遭遇和危机的教育学意义》
周六晚上,又到了我们网师人享受精神盛宴的时刻。现在每天的预习打卡,周六导师的指导学习,变成了一种习惯和期待。对于“遭遇和危机”的文本已经读过很多遍了,确实很难理解。今天经过郝院长的讲解,能理解再深刻一点。下面把握感受较深的几点进行梳理。
1、存在主义哲学的背景。“遭遇和危机”的提出,都是以存在主义哲学为背景的。由于对存在主义的理解不够,导致对“遭遇和危机”的理解出现困难。郝院长在讲解这两个概念之前,给我们普及了几个存在主义的观点,对理解“遭遇和危机”非常有帮助。
(1)存在先于本质。存在表示活着、生存;本质是在生存后的后期学习教育中形成的。
(2)人始终处于选择之中。我们具有自由,有选择权。当我们放弃选择,这也是一种选择。
(3)向死而生。人和动物相比,都会死亡,但只有人知道会死。知道会死,对人具有重大的意义,这迫使人去思考一生的意义。引发对死亡的思考:人的一生中,别人能替代的有很多,但唯有死亡不能替代;人的一生中,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但所有人都面临一个确定性,那就是死亡;死亡是随机降临的。
对死亡的思考,是我们更加重视当下是生活的意义,去追寻生活的意义。
(4)在学习《教育人类学》教材P37页,关于存在主义哲学的5句表述时,真是不能理解。今天郝院长在通过上面的引导,再来讲解这几点,理解起来要容易一些。此存是活着,生存就是有意义的活着或清醒的活着;升华是从非真实向真实的过渡,就是从活着向清醒活着的递进,这是从自然状态向自由状态的转变,这必然需要持续的努力;把持自由需要全力以赴;领先的决心就是追寻自由的决心,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向死而生。
(5)人的存在是一种非连续的。非连续是必然,连续是偶然。遭遇和存在的统一,在遭遇中感受存在。
2、对遭遇的新理解。
遭遇的三个特征:突然闯入、痛苦和转变。之前对遭遇的理解偏重于“突然闯入”,忽略的“痛苦”和“转变”。我一直以为,在2011年遇到朱永新老师的《我的理想教育》一书,是我的一次遭遇。因为这本书确实给我巨大的震撼,让我对原来的职业惰性有了一次清醒的感知。现在来看,这不是一次真正的遭遇。与朱永新老师的相遇,只有“突然闯入”带来的震撼,却少了震撼后的教育生活的转变和转变中产生的痛苦。在遇到朱永新老师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徘徊在新教育的门外,不是的向内张望,但是在实际的教育生活中,改变不大。而加入新网师,才能算是一次真正的遭遇,因为我现在改变了阅读的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在克服由此转变带来的痛苦。这种痛苦来自于内心,从某方面来说,也是一种成长的甜。
4、对教养的理解。
文本中把遭遇和教养相联系,刚开始也是理解的。在多次阅读后,我把教养批注为“全面知识的储备”,为了真正遭遇而准备。今天郝院长说,教养就是素养,应该更简洁明了。素养越高,自我意识越强,不会盲目,遭遇能带来全面的转变。
5、两位“灯塔”的遭遇。
在讲座中,提到了朱永新老师和郝晓东两位老师的遭遇。两位老师作为新网师的灵魂,他们的遭遇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朱永新老师在阅读《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时,里面的一句话深深影响着朱永新老师。熊彼得对德鲁克说:“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级,知道仅仅靠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你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什么大的意义。”这句话在朱老师心中一起巨大波澜,改变了他的生命方向,开始走向实践,创办了新教育。
郝晓东老师,在岁到中年,抛弃原有优越的工作和生活,依然辞职前往苏州大学读博。郝老师说这是与新教育的一次遭遇,他在行政工作和学术工作中进行了一次选择。这对于兼着行政工作的我来说,郝老师追求“自我”的决心和勇气,震撼着我。
两位导师都在遭遇后,坚定的转向了自己“向往的方向”,这一种行动的执着,是我们所缺少的。我们往往陶醉于“遭遇”带给我们的震撼递来的快感,而这种虚假的遭遇对人生用处不大。
而这一种“坚定的执着”,还需要克服外在的眼光。郝晓东老师说,真正追求“自我”是少数的,随大流是多数的。多数人对这种“坚定的执着”会抱以惊讶、嘲笑、讽刺、观望的的心态。这就需要来自内心灵魂的执着和信仰。
6、人的自然衰退。人不能一直保持在同一水平或持续向前地发展,会因为生活的习性和疲乏的损耗,而陷入一种自然地退化状态。我最先联想到的就是人的舒适区。当我们处于舒适区时,就失去了向上奋斗的冲劲。这样生活习性和疲乏的损耗就特别厉害,这会导致所处舒适圈范围的逐渐缩小。如果不及时的去告诫和激发,就会越陷越深,从而失去生活的意义,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被生活和社会抛弃。人到中年,特别容易面临职业倦怠,掉入舒适区,失去成长的动力,最终沦为平庸的一员。
无论是遭遇和危机,认识充分了,经历痛苦度过了,就是人生新的开始,否则会陷入更大的痛苦之中。每个人对遭遇和危机的把握方式,是不一样的。王小波说,做一只快乐的猪和一个痛苦的人,哪个更幸福呢?天知道!如何选择,这取决于每个人的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