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七零后一代人,琼瑶是我们最熟悉的陌生人,从《窗外》开始到《还珠格格》的播演,琼瑶的作品曾令多少人为之疯狂,记得97年在IDT时,有位叫孙太喜的同事,在看《还珠格格》电视剧时,只要小燕子一出场,便会全神贯住的看得合不拢嘴,而小燕子的戏份一过,立即低下头打起瞌睡。
我没有追过《环珠格格》,但我对《在水一方》这部电视剧情有独钟,这与我喜欢诗词有着莫大的关系,而琼瑶在她的小说里多处会引用这些古典诗词,如:“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又如:“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再如:“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或改造或写意或直接使用,总之,琼瑶小说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因为她小说里的纯情与男女主人公的悲剧,比如《在水一方》里的卢友文,一个纯粹脱离生活现实的作家,因家常琐事而导致婚姻破裂,最后在孤独中抱着完成的作品《我的一生》含恨离开这个世界,再如琼瑶的《六个梦》短篇小说,每个梦的结局皆避免不了悲凉与伤感。
琼瑶,原名陈哲,湖南衡阳人,她曾经在2000年以后回过家乡,当地政府为了迎接这位誉满神州的名作家,作了相当多的准备,她与衡阳的另一位知名诗人洛夫可称得上当代衡阳的两颗明珠,洛夫前几年去逝了,虽然很少人知道洛夫的名气丝毫不输于余光中。
今天听到琼瑶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一点也不惊讶,因为琼瑶在她读高中时,就有过两次吞药自杀,可以说自杀一直是她的一个梦想,就象她在《失火的天堂》里所写的那样:天堂早就失火了,天使们顾不上怜恤人间的悲欢。多年以前,我从《失火的天堂》这部小说就已经参透了琼瑶的宿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琼瑶这部作品。
琼瑶在很多小说里直接或间接的引用过泰戈尔这句诗:生如夏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静美。琼瑶选择以自己的方式结束她即将衰老的生命历程,我想,她是想将美好的一面留给世人,在对待生死这个问题,我倒觉得琼瑶真的了不起。
前段时间百岁诗人兼作家叶嘉莹先生去逝,我没有半点感受,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从没有读到她的惊艳过我的诗词,也没有看过她一部半部小说,虽然,网络上写悼念她的文章不少,而我只能尴尬的说一句,我真的没有印象,而对于琼瑶的离去,我倒是觉得应该再把她的作品翻出来,重新找回十六岁的我以及那段初恋的羞涩的回忆,如果没有琼瑶的小说,我们那样的高中生活如何能够留下美好的回味呢。
有人把琼瑶比作三流的作家,说她的作品登不得大雅之堂,事实上,我们也没有发现琼瑶有哪部作品获得过国际奖项或国内奖项,在我看来,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琼瑶用生命在写作,我记得最早接触《窗外》之时,那种对爱情的向往呼之欲出。人之一生,如果能轰轰烈烈的爱过一次,哪怕这种爱不合世俗的眼光,不合法律的允许,不配门当与户对,甚至连性别也成问题,但真正爱过了,就不会遗憾,琼瑶就是这么一位敢爱敢恨的真女人。
因为《窗外》的发表,她的第一任丈夫选择了同她离婚,后琼瑶独自创作,直到遇到她真正的白马王子平鑫涛先生,两人在婚姻与事业中一直相扶着走下去,一系列火爆的电视剧在海峡两岸的收视率持续霸榜。这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婚姻生活一直持续到她的丈夫离开这个世界,
平鑫涛走了,带走了琼瑶最后一线生存的欲望,在完成《雪花飘落之前,我生命中最后一课》之后,琼瑶开始准备着离开这个世界,终于在2024年12月4日,也就是今天下午三点,琼瑶先生留下一个诵诗的视频《当雪花飘落》以及一篇遗书之后,安静的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86岁。
琼瑶一生著作等身,着实影响了一代人,如果没有琼瑶的作品,作为七零后的一代不知道会活得如何的势利与庸俗。纪念琼瑶,就是纪念我们曾经敢爱敢恨的青春,在没有天使的人间,我们因为琼瑶某部小说的人物而顽强的活着,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终会变成天堂里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