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金惟纯老师06

金老师在谈到他现在的层次时,说他偶尔能体会到完整人生的滋味、状态,但并不是常常处于这种状况,一不留神就不在那个中心了,跑到外面去了。然后人家说句什么话,他又觉察了“怎么又这样了呢”……然后再修正,在这个过程中来来去去。

说得好坦率真诚,喜欢金老师,他能把你想表达的东西总结出来,并进一步深化,给人以启迪。

孔子曾说,颜回“三月不违仁”,三个月的时间,他能待在这个位置,很不简单。

目前,好多朋友觉得人生没意义,工作没有意思,家庭也没有意思,觉得什么都没意思,看看金老师怎么说。

金老师说,人为什么会追求意义?因为生而为人,对意义的焦虑是人特有的。生而为人,有三种特别的焦虑——对死亡的焦虑,对意义的焦虑;还有觉得自己不够好的焦虑。

因为有意义焦虑,就会一直想要去寻求意义。对意义寻求的背后是一种恐惧、一种焦虑。当我们处于恐惧和焦虑的时候,我们才会去寻求人生的意义。如果我们活得很好,每天都高兴,活在当下,我们哪有时间去管什么意义不意义呢?

所以金老师说意义感就是你对内用心、认真地去探索,然后有一个内在的旅程,让你充满了各种惊喜,并因此成长;对外,你跟人有各种的连接、交流,跟他们产生共振,产生共振其实也就是影响了别人,对别人产生了意义,帮助了别人,这时候人就有了意义感。人有意义感的时候就不会产生意义焦虑,就不会再去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所以意义是你活出来的,不是你想出来的。

往往想出来的意义是诱发焦虑的因素,当一个人觉得自己的人生应该是那个样子,但又实现不了时,就会更焦虑,会让你动摇,甚至会让你质疑你的那个意义到底对不对,这样又会产生更多的焦虑。

与其这样,还不如好好做事、好好读书,慢慢地做着做着,就会发现那个意义焦虑没有了,觉得人生反而有意义了,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悖论。

杨绛先生当年给读者回信的时候,有读者说人生很痛苦之类的话,杨绛先生在回信中说,你的问题在于你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太有道理了。

金老师的话都是他经过做事——思考——总结而来的,认真听来,很有感触。在金老师的《人生总会有答案》书中,金老师讲了大量的故事,大量的父女之间的对话,都非常感人。这本书特别疗愈,能让人切身感受到温暖和鼓舞,金先生真的把自己活成了一种状态。

下面摘录对金老师的快问快答:

问: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从二宝出生开始,我很努力地想要做到一碗水端平,但是随着孩子长大,两个孩子之间总是互相攀比、吵架,请问金老师,怎么才能平衡好多子女家庭内的关系?

金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谓的一碗水端平这件事有可能是一个执念,如果母亲的心里面有必须把一碗水端平的概念,那两个小孩也就会一直计较公平不公平。如果把公平这件事情变成亲子关系的一个重大议题,那就永远也解决不了,因为永远都不可能公平。所以就是要把公平这件事情放在关系中不重要的位置,这就是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事。

当公平变成最重要的一件事时,一定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被忽略了。可能爱更重要,或者大家共同完成一件事更重要,还有比公平更重要的事情。不是说不要公平,而是当公平变成最重要的事情时,我们要检讨本质上产生了什么问题。

问:我读了您的《人生只有一件事》,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读完之后我也试着放下心里的成见,给爸爸妈妈道了歉,但是我的道歉反而让他们更加觉得自己做得没错了。请问自己做出改变之后,身边的人却没有回应,我还该坚持改变吗,还需要坚持多久?

金老师:你要分清楚,什么事是自己的事,什么事是别人的事。我要道歉是我的事,就是我愿意道歉,这件事情是我内在的一个突破,是我表达自我的一种勇气。我道了歉以后,在我心中,这件事情就不会再捆绑我了。那你道歉以后,别人怎么回应是别人的事。所以说,分清楚这个很重要。人一定要分清楚老天的事、别人的事和自己的事。这个事情就是一个能让你分清楚的机会,所以你在道歉时不要希望回报,不要带有期许。我道歉是我的事,如何回应是别人的事,这样你就可以继续做下去了。那如果你道歉以后,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的改变,那我要告诉你,你的道歉不够真诚。如果你的道歉够真诚,那你的内在一定会产生很大的改变,你会生惭愧心,你会解掉你人生很多的卡点,这就是你的收获,你不需要别人再给你任何回应。

问:在大城市里工作、生活压力很大,特别想“躺平”,您觉得“躺平”算臣服和接纳吗?人生迷茫的时候,该如何找到方向,来规划自己的人生?

金老师:你要去辨别,这个“躺平”是放弃还是放下。如果是放弃,还没放下,那你的人生就被卡住了。如果是放下,那表示你很豁达。其实有的时候,可能我们已经很努力了,但所有的时间都不对,那我们可能要把我们的心思放下,去做别的事,因为在这个时候努力可能是无效的,暂时让自己放松,这可以称其为放下。但是如果不是,你没有经过努力,就给了自己一个借口,这就叫作放弃,如果是这样,那么你的人生是有点可惜的。但如果此时此刻你已经尽力,现在只是暂时接受目前的瓶颈,你把这种状态称为“躺平”的话,这样可以,至少你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如果出现了新的机会,有新的可能性,你还能够继续发挥你的能量。再比如说你在工作中,在某一个点上,你继续用原有的方式努力,可能也不会再增加更多的成果,也不会有更多的收获,这个时候你要试着去改变你对工作的定义,然后你也许就会有新的收获、新的成长,也许你在工作中会有新的缘分产生,至少你“赚到做”。

樊登:我们在职场当中,心里不舒服,这种内耗来自哪儿呢?我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无论是在婚姻关系,还是亲子关系中,当你每天不断地计算付出和回报时,就会产生内耗,因为它不可能完全匹配。所以我一般建议大家,你可以先把回报这部分放弃,不是不要,而是不看了,不在乎了,没关系,我“赚到做”。做着做着,你发现你实在是贡献太大了,而回报在这儿,那你要相信回报一定会追上来,这个市场它是有滞后性的。

金老师:“赚到做”有一个关键的检查点,就是你是不是欢喜做。一面做,一面不得不,你绝对赚不到。你要欢喜做,不计较地做。有的时候为什么不欢喜,因为计较,我做多少就要拿多少。人生常常是不公平的,那你计较了,你就不愿意了,就变成了不得不,你就白做了,所以欢喜做是一个重要的标准。

樊登对谈金老师,樊登问得好,金老师说得好。对于读书、听书笔记,要学而时习之,关键还是要做到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