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几乎零差评,高分冷门的5本经典好书,读完格局炸裂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它能够引领我们走进不同的生活、体验不同的情感、领悟不同的人生哲理。

当我们翻开一本好书,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门,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与书中的人物共同经历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阅读不但是我们找回自我、净化心灵的重要途径,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滋养,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今天分享5本豆瓣高分冷门的经典好书,它们或描绘了中国历史的波澜壮阔,或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多面,或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美好。

每一本书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能够引领我们走进不同的世界,感受不同的生活。

01

《暮日耀光》

作者:韦庆远 / 评分:9.5

想了解大明王朝改革的复杂与艰难,中国古代官场的明争与暗斗,都必须一看!

这本书可说是自有为张居正立传以来最深入、最公正、最能“美恶不掩,各从其实”的巨著。

书中运用了大量罕见的丰富史料,除实录、政书等官方出版品外,还引用了150余种私人笔记、文集、书信,以及65种以明代为主的地方志。

这些史料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立体、客观的张居正形象,以及他所在时代的政治生态。

他坚持不隐恶、不溢美的原则,对张居正的施政作为进行了全面而客观的评价。

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张居正这位历史人物,也让我们对明代中后期的政治生态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同时,书中提出了“隆万改革”的新判断和新概念,你会发现,高拱和张居正在隆庆时期已经联手进行重大的改革。

在吏治、经济、军事上都取得过重大的成就,使垂危的明王朝出现了起死回生的希望。

可以说,万历初叶张居正所进行的改革是隆庆改革的继续。这一成果无疑是研究明代中后期历史的新突破和新贡献。

在充分肯定张居正的伟大历史作用的同时,对他的“失误、失律和失德”的一面也给以实事求是的直书。

张居正要推行改革,不得不集中权力,但权力集中在一人手中而无所制约,势必要引来皇权的反噬,酿成悲剧,张居正死后的凄惨正好诠释了此点。

在个人专权独断的体制下,这也是必然结局。

如果你对明代历史感兴趣,或者想要深入了解张居正这位杰出政治家的生平事迹和改革举措,那么《暮日耀光》绝对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佳作。

02

《往事与随想》

作者:赫尔岑 / 评分:9.2

赫尔岑是俄国反沙皇专制的伟大斗士,影响了俄国、欧洲乃至世界上一代又一代的思想者与革命者。

在《往事与随想》中,他细腻地描绘了自己的童年、青年时代,以及流亡国外的岁月,这些个人经历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缓缓展开在我们面前。

赫尔岑以个人的经历为线索,穿针引线般串联起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从 1812 年的卫国战争,十二月党人的起义,19 世纪 40 年代俄国先进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思想,1848 年欧洲的革命风云,资产阶级政权对群众的血腥镇压。

直到19世纪50年代伦敦各国流亡者的活动和宗派斗争,19 世纪 60 年代俄国的社会政治面貌和新一代革命者——赫尔岑所说的“未来风暴的年轻舵手”的成长,几乎包括了 19 世纪初叶至巴黎公社前夕的整个历史时期。

赫尔岑在俄国的经历使他接触了上自王公大臣,下至贩夫走卒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他的描绘构成了一部“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他来到西欧后,又遭遇了 1848 年的革命高潮,目睹了欧洲民族民主运动波澜壮阔的场面,也经历了斗争失败后的惨痛景象。

从贵族的沙龙到革命的浪潮,从思想的觉醒到自由的追求,他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刻的批判精神,剖析了那个时代的种种矛盾与冲突,展现了俄国人民在追求自由、平等、博爱道路上的艰辛与不屈。

赫尔岑不仅是艺术家,也是政论家,既有革命激情又心怀悲悯,在他笔下展现了一个高贵的灵魂不畏压制与迫害,在历史波澜中奋勇搏击的历程。

03

《南明史》

作者:顾诚 / 评分:9.2

《南明史》虽然是一本学术著作,读起来却像小说一样生动揪心。

眼睁睁看着一群人错失一次次机会,把一手好牌打烂,怎么不让人意难平?

从前不太了解这段历史,看完《南明史》我真的明白了人性有多荒唐。

历史从来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每个人都站在自己的立场,却没有站在更长远的角度看,才错失这么多机会,将大好江山拱手让人。

从内容上来看,《南明史》的叙述十分详尽,几乎遍查南明义军所至的每一州县。

全书建立在扎实史料之上,引用方志达237部,引用书目达579种,真正做到了“言必有据”、“无一字无出处”。

这种严谨的治史方法使得书中的内容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南明时期的历史真相。

在写作风格上,《南明史》的文笔精炼,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

作者通过对史实的深入挖掘和细致分析,将南明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同时,他还善于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物风采。

书中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与传统看法有出入,他坚持“实事求是”的唯物史观,力求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

这种正本清源的做法,为抗清人物的形象提供了新的评价,也为我们理解南明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南明史》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公认为南明史研究的最高水平之作。

04

《中国人的性格》

作者:明恩溥 / 评分:8.7

明恩溥是美国传教士、学者,在华生活五十余年,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入骨髓的了解。

他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敏锐地捕捉到了中国人性格中的诸多特点,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鲜活的中国社会画卷。

《中国人的性格》并非简单地将中国人性格标签化,而是通过对日常生活、社会习俗、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观察,揭示了中国文化中的深层次内涵。

描绘了中国人勤劳节俭、礼貌客气、忍耐坚韧等优秀品质,同时也指出了面子观念、保守心理、缺乏公共精神等需要改进之处。

明恩溥提到的一个关键词:开化。

我一直觉得,中国不缺少文化,真正缺的是开化。一种动态的变革,一场真正的头脑风暴。

不管从洋务派开始办学堂,五四运动高举“德先生赛先生”到现在,知识常识就在那里,只要你想,触手可及。

明恩溥不仅看到了中国文化的表面现象,更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出中国文化中的深层次问题。

《中国人的气质》这本书在纽约出版两年后就引入日本,当时几乎人手一本。

鲁迅同样是非常推崇这本书,希望中国人都读一读,但直到80年代,才真正有了翻译本。

05

《山居杂忆》

作者:高诵芬 / 徐家祯 / 评分:8.0

故人远去,四时悲喜,山河动荡,匆匆百年。

一位大家闺秀的百年家族记忆,一部传统中国的温情记录,堪称近代中国《百年孤独》。

《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最佳畅销书,被誉为“近30年九大女性回忆录”之一。

一部《山居杂忆》,半生颠沛流离。

作者高诵芬出生于民国杭州的一个书香世家,历经成长、婚嫁、战争、动荡,晚年漂洋过海旅居南澳,在儿子徐家祯的协助下写就此书。

老人云淡风轻地讲起故乡的四季风俗、人事变迁,及家族百年的沉浮与悲喜。文字似无华之水,细节皆温情,处处是漫长岁月留下的痕迹。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回忆录,它还蕴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在书中,你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珍视、对文化的传承,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阅读《山居杂忆》,就像是在品一壶陈年老酒,越品越有味。

它的文字优美而富有感染力,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领略到山居生活的美好,更能够感受到作者那份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笔下大家庭的旧时日常、满目繁华,虽家声显赫、佣人众多,却从不见骄矜辞色,反而有种穆穆闲闲的素洁之美。

她写经历过的那些普通人的普通事,这些熙熙攘攘、承平风物,是“一个闺房小姐和家庭妇女眼中、历经半世纪的生活看到的世界”,更像一部生动的地方志。

这些回忆如同一串串珍珠,串联起作者的人生轨迹,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世界。

如果你渴望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一片宁静的港湾,如果你想要通过文字感受那份远离尘嚣的宁静与美好,那么《山居杂忆》绝对是你不可错过的选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