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了未必好使

大了未必好使

——对一种流行观念的评论

目前,国家为启动内需,将要投放几万亿用于基本建设。料想,近期全国可能就会掀起一片土木热潮。怎么花好这些钱,是个很值的提前“精心设计”的大问题。

其中一个“建设观念”,我以为就该大加纠偏,即:“盲目贪大、求大、求表面的豪华而不求质、不求实用”的设计思想。

中国人口众多,快速的经济发展使得人员流动、生活需求也处于快速扩张、提高的状态。因此,各地的许多基本设施,在很短的时间段内就变得“老化了”、“缩小了”、“不够用”的了。比如,天津站,不过短短的十几年吧,京津及周边的交通需求让它就变得不堪重负,需要扩建、改造、更新。各地莫不如此。

于是,有的设计师,特别是各地的负责人,便简单地认为:既然原来的设施显小了,显旧了,不够用了,那咱们就倾尽人力物力修个“尽量大的”,甚至是“最大的”不就完了吗?——这是一种单向的、直线性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大的,不见得是好的:最好的乃是那些设计、做工“精致”、“方便”、“适用”的东西。这应该是每个老百姓都能懂得生活常识。

比如,眼前最典型的像北京新火车站、北京机场、三峡水库等建筑物就是!

你看,北京新火车站,面积有多大,下了车找个汽车站都得走上几十分钟!倒地铁、打的,你也得跑得满头大汗。一出车站门,东南西北茫然四顾,哪对哪你也搞不清,更何况万一是个不识字的老头老太太呢,整个一个“晕菜”!

据说,现在正在尽量把地铁、公交站连接起来。自然那会好一些,但是这种“四顾茫然”的“大”不方便,恐怕不是能够彻底消除得了的。

那么,你说不这么大怎么能应对这个“大”的需求呢?

其实,简单得很:“化整为零”、“化一为多”呗!

目前我看,上海火车站就做得很好,很可推荐。他们把客站功能“一分为二”,往南去的人,全到南站上车,往北去的全到北站。这样便十分简单地解决了人流集中的拥堵问题。如果北京站这么更改一下设计思路,是不是自然就把“大而无当”的交通难题化解了呢?比方,在北京的东南西北各建设一个中等规模的车站,而且一开始就与现存的地铁连接起来,是不是更实用、更经济、更简便、更受欢迎呢?我看是。

再有三峡工程,当年反对最坚决的是李锐同志。他们的意见就是在长江中下游多修一些中等规模的水电站,发电总量还会超过目前的三峡电站。同时现在的“超大型”的各种弊端也就化为乌有。可惜,头脑发热的*  *  者否决了他们的正确意见。

说了这些话干什么用呢?只是希望各地负责人脑子灵活一点、变通一点,少做一些贻害后代的蠢事罢了。

但愿各地少点那些“大大的”蠢家伙吧!——可能吗?

三家村弟子

2008年12月25日星期四

后记:14年过去。重读小文,仍然不无裨益。故再发一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